22增991幸福田學習樂園
每周課摘

20190313 暇滿(三)

2019-03-13

20190313 暇滿(三)

禮佛

密集嘛

 米咩杰位得遷尖瑞錫

集咩堪北汪波蔣悲揚

都崩麻呂炯杰桑威達

崗尖喀北竹尖宗喀巴

洛桑札北霞喇受哇得

(共唱三次)

咒中之王

為什麼要持頌?

若能誦持伏魔真言,海慧經說則其周匝百踰繕那,魔羅及其魔眾諸天所不能至,縱使其來亦不能障,故應誦咒。

廣論P21 LL1-P22 L1

要慚愧自己學的不夠好,現在無法幫助魔,所以要持咒;未來等我學習好了,我也要饒益包含魔羅在內的眾生

三稱本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要記得是皈投禮敬,向著自己的目標及方向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大乘皈依發心( 三遍)

諸佛正法賢聖三寶尊

從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聞法諸資糧

為利有情故願大覺成

讚頌「我的回憶」

那是一棵樹那是一朵花

那是一條路那是我的夢

那是一片雲那是我天空

那是我的回憶

那是在你身邊

那是我的詩那是我的歌

那是我的心那是我的回憶

那是我的回憶

  • 希望我們的回憶裡是花團錦簇
  • 有次法師讓我們選一首歌、選一個場景,寫自己的人生、回憶,會選哪一個呢?希望我們的回憶裡有彼此

真如老師開示

全廣 II 第 97講

(00:00 – 04:32)廣泛地去學習教理

師父說:「為什麼要舉這個例子呢?我們哪,因為沒有真實地認識,我們種種增上慢會很容易產生。往往聽見大徹大悟,好像大徹大悟成了佛一樣。」 [00′14″]

在這裡邊,師父提到了增上慢這樣的一種心態,那麼什麼是增上慢?在世親菩薩所著的《五蘊論》,還有安慧論師所著的《廣五蘊論》中,提到「慢」總共有七種,增上慢是這七種慢中的第五種。在玄奘大師所翻譯的世親菩薩所著的《五蘊論》中說:「云何為慢?所謂七慢:一、慢,二、過慢,三、慢過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慢,七、邪慢。」什麼是增上慢呢?就認為自己已經獲得自己尚未獲得的殊勝所證法,心高舉為本性,這就是增上慢。所謂他自己認為他已經獲得了自己尚未獲得的殊勝所證法,殊勝所證法到底是什麼?就是指聖果及禪定等等。聖果,從大小乘來分的話,小乘的聖果就是預流果一直到阿羅漢果,大乘就是初地一直到佛地之間。由於我們沒有真實地認識,所以自己會認為自己已經得了這些聖果乃至禪定等等。 [01′42″]

為什麼我們沒有真實地認識,會產生增上慢呢?或者判斷別人判斷錯了,或者判斷自己。「真實地認識」請問是來源於何處呢?現在我們大家都知道一定要詳盡地、仔細地聽聞教典,然後開始廣泛地去辨析、了解,透過扎實地對教典的學習、對教理的聞思修,我們才能夠知道判斷的界限。比如剛才我說的聞、思、修三個層次的證悟,甚至加行位的證悟、到最後登地,它的位次、它的界限是非常非常清楚的。但是如果我們不仔細地學教典的話,我們就會把一個凡夫的大徹大悟和一個登地菩薩的大徹大悟,甚至和一個十地菩薩的大徹大悟全部混成一團,完全無法判斷。甚至如果有一個人在我們面前說他大徹大悟了,我們都不知道他到底徹悟什麼,都不會去詢問。祖師曾經說過:如果廣講加行位菩薩的功德的話,一個普通的凡夫可能會認為那是佛陀的功德,加行位哦!但是,一個普通的凡夫聽起來的話,哇!會覺得他的功德跟佛陀幾乎是沒有差別的,甚至就是佛陀的功德哦! [03′08″]

所以師父在這一小段,看這幾句話:「不是!大徹大悟有層次不同的,凡夫也可以大徹大悟。」當時可以想見三十年前哦!三十年前《菩提道次第廣論》還沒有在漢土流行,那麼師父怎麼樣把這個嚴密的教理給我們講清楚呢?你看,師父用了三行就講成這樣子了!但是這個三行我們要學好多。那麼對於教典沒有學習的初心行者來說,透過這幾句話可能就會去鑽研了,比如說:欸,為什麼大徹大悟層次差這麼多?而且凡夫也大徹大悟了?沿著這個疑問大概就可以去學教理。 [03′46″]

所以我會自己想:為什麼師父要舉這樣一個例子呢?透過這樣一段描寫,當然是讓我們去稍稍了解一下阿底峽尊者他到底是怎樣成就的一位高僧大德;另一方面,提到了天台宗的判教的方式,如果我們不去廣學教理的話,其實是沒法理解師父在講什麼的。所以師父在講《廣論》的整個過程,都在鼓勵我們一定要深入、廣泛地去學習教理。學習教理了之後修行會快得多,而且不會走上歧途。因為就像一個地圖,你要沿著地圖去到一個沒有經過的地方,而且要有善知識引領的話,這就變得方便得多! [04′32″]

  • 學習的態度
  • 如何不限制自己的可能?
  • 增上慢:慢有七種。增上慢意思是未得謂得
  • 有位同學,回覆「生活要放慢」,不是這個意思
  • 師父講「真實的」,是我很難想像的境界,但透過學習而靠近
  • 加行位的菩薩,還不到登地。我們以為他已經是佛。如同井底之蛙,會有眼界的侷限。
  • 開始走向「懂」的路
  • 每個慢,彼此間有相關
  • 我們心中看到法師,想要閃躲,這是卑慢。謙虛和卑慢要辨別
  • 邪慢:明明錯的,以為是對的

七慢

一、慢          於劣而謂己勝,於等而謂己等者。是於境雖稱而以心高舉,故名為慢也。

二、過慢       於等而謂己勝,於勝而謂己等者。

三、慢過慢   於他勝中,而謂己更勝者。

四、我慢       執有我有我所而使心高舉者。

五、增上慢   未證得聖道而謂己證得者。

六、卑慢       於他多分勝中而謂己少分劣者。

七、邪慢       成就惡行,恃惡高舉者。

觀察題

日常生活及工作中,我有發現「慢」的行相嗎?

同學分享

  • 不管什麼狀況,都覺得自己比較好,如打高爾夫,不管打什麼桿數,也是一種慢
  • 自我感覺良好有什麼不好呢? 》不會有進步的動力
  • 和老公一起打球,無法接受他的指導,也是一種慢心
  • 黎智英說「討厭笨的人」,年紀大了,會願意「把對方的話聽完」,常會發現沒有完全明白他人的意思
  • 可憐和慈悲有什麼不一樣。可憐是傲慢,慈悲是同理
  • 卑慢是自己的議題,覺得自己出身低,不自覺把自己降低一級,這樣能量是很差的

班長收攝

  • 對慢要觀察
  • 不管比我好,跟我一樣,比我差,我都可以跟他學習
  • 要依止善知識,要有病想
  • 病想是增上慢的對治
  • 師父講越學越覺得自己不懂,就像杯子,一直覺得自己還可以容納才能學習
  • 以前當自己考第一名,會自己退回第二名;因為覺得媽媽不肯定,也覺得自己不可以,所以是卑慢,但同時也是一種傲慢

温故知新   《論語.為政》:「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我們一起學習了

  • 聽聞軌理
  • 親近善士
  • 修習軌理
  • 暇    滿

討論題

假如您接受生命無限的概念,您有把握下一世仍然有暇滿人身嗎?

  • 現世是色身,無限是法身。要照著廣論做就好。不用擔心下一生
  • 「念念緣在好的想法上」,念頭往好的方向走
  • 大家能聚在一起讀廣論,很幸福,應有機會
  • 下輩子是否能有人身沒有把握,但應該可以累積和善知識相遇的機緣
  • 上課前一剎那,想到自己今天要來做什麼?是上課,所以把工作收起來。要把握學習機會
  • 在蒙古,看到一群出家人吃羊肉,其說八識田中清淨無染,心中無肉。學習要有正知正見

人是怎麼投胎的?

  • 這次講經法會講「毗缽舍那」
  • 每天睡覺都是生死
  • 有可能預訂明天?
  • 閉上眼,要休息時,今天太開心了,做了有意義的事。明天起來是歡喜的心,但如果心裡不開心入睡,明天就是用不歡喜心開始

原來班長出錯題目

討論題

假如您接受生命無限的概念,您希望下一世的生命是什麼狀態?

稻盛哲學

命運→生命的軌跡    》》      善念

(業果法則)           (宇宙的真理)

  • 只有善念才能跳出輪迴

乙二. 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

丙一. 於有暇身勸取心要

丁一. 正明暇滿

戊一. 閒暇

戊二. 圓滿

丁二. 思其義大

丁三. 思惟難得

暇滿人身,義大難得。

  • 有閒暇、圓滿非常不容易
  • 有暇滿身,意義重大而且難得

思惟義大

  • 為欲引發畢竟樂故,若未清淨修習正法,僅為命存以來引樂除苦而劬勞者,旁生亦有,故雖生善趣,等同旁生。廣論P60LL3 – P62LL2
  • 法師講黑豬白豬的事。最笨的是「人」,因為要那麼辛苦才能吃住。。。如果沒有意義,為人何益?

乙二. 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

丙一. 於有暇身勸取心要

丁一. 正明暇滿

戊一. 閒暇

戊二. 圓滿

丁二. 思其義大

丁三. 思惟難得  

思惟難得

  • 如是暇身如《事教》中說:「從惡趣死復生彼者,如大地土;從彼死沒生善趣者,如爪上塵。從二善趣死生惡趣者,如大地土;從彼沒已生善趣者,如爪上塵。」故從善趣惡趣二俱難得。廣論P62LL1-P63 L1
  • 有人身十分難得,能生為人,和大地土比,像爪上塵一樣少
  • 真如老師具菩提心,在加拿大有動物要被送到屠宰場,真如老師就會把牠們買下來
  • 救下動物,安置在一個地方。牛從被宰刀口上被救下來,有法師看到他們的眼神很悲哀,因為覺得被救前,要被屠宰前吃的比較好。我們會覺得自己有暇滿身有比較好嗎?會珍惜嗎?

幸福田日日春善行銀行

佛說有七種施。不損財物。獲大果報。

一名眼施。常以好眼。視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不以惡眼。名為眼施。

捨身受身。得清淨眼。未來成佛。得天眼佛眼。是名第一果報。

二和顏悅色施。於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不顰蹙惡色。捨身受身。

得端正色。未來成佛。得真金色。是名第二果報。

三名言辭施。於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出柔軟語。非麤惡言。捨身受身。

得言語辯了。所可言說。為人信受。未來成佛。得四辯才。是名第三果報。

四名身施。於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起迎禮拜。是名身施。捨身受身。

得端正身。長大之身。人所敬身。未來成佛。身如尼拘陀樹。無見頂者。

是名第四果報。

五名心施。雖以上事供養。心不和善。不名為施。善心和善。深生供養。

是名心施。捨身受身。得明了心。不癡狂心。未來成佛。得一切種智心。

是名心施。第五果報。

六名床座施。若見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為敷床座令坐。

乃至自以已所自坐。請使令坐。捨身受身。常得尊貴七寶床座。未來成佛。

得師子法座。是名第六果報。

七名房舍施。前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

使屋舍之中。得行來坐臥。即名房舍施。捨身受身。得自然宮殿舍宅。

未來成佛。得諸禪屋宅。是名第七果報。是名七施。雖不損財物。獲大果報。 

我們繼續手牽手 記錄行善

  • 沖咖啡的學習心得
  • 有次上課,聽到真如老師提到「歷事練心」。如何讓大家注意到咖啡?有位師兄由科技人轉業,如何注水取得最佳效果。「畫著畫著,心都圓了。」,學到「善巧」二字,因為修行不是放在桌上供著,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運用。
  • 歷事練心「角度、温度、份量。」
  • 真正喜歡孩子,是連別人的孩子都當成是自己的孩子
  • 每個孩子都可以是別的孩子的背景,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祖師傳 – 安慧論師

https://www.dropbox.com/s/4svorv3dl8tu227/%E7%A6%8F%E6%99%BA%E5%83%A7%E5%9C%98%E3%83%BB%E5%A6%82%E5%BE%97%E6%B3%95%E5%B8%AB%E3%80%8A%20%E7%A5%96%E5%B8%AB%E5%82%B3%20%E3%80%8BEP38%EF%BC%8D%E5%AE%89%E6%85%A7%E8%AB%96%E5%B8%AB.mp4?dl=0

  • 長青班有八關齋戒,如得法師用台語善巧說明
  • 來生恐成愚,今生當勤學

如是暇身如《事教》中說:「從惡趣死復生彼者,如大地土;從彼死沒生善趣者,如爪上塵。從二善趣死生惡趣者,如大地土;從彼沒已生善趣者,如爪上塵。」故從善趣惡趣二俱難得。廣論P62LL1-P63 L2

討論題

現在所做的哪些事,對我的無限生(暇滿人身)是有幫助的? 

同學分享:

  • 人在世間的存在價值?從事婚紗三十年左右,一開始想賺錢,之後想到始命與價值,如何分享?之前看到台灣亞洲離婚率第一,48%,看到隔代教育,看到這樣的輪迴,不知家庭的愛去哪裡了?戀愛很美,但是否記得?為何生活有點淪落到不太像自己。生活中的愛,有很多體會,拍什麼可以把愛的感覺傳達出來。有次跟兒子討論為何愛上對方?結婚應該是深愛著對方。透過拍婚妙,引導當下的感覺,傳達故事。把拍婚紗,讓自己記得為何愛上對上。這個故事也可以跟孩子分享。學習可以認識更多的摯愛,可以教育同仁落實在工作上。希望對新人有所幫助。公司也可以相關課程。

班長收攝:

  • 把彼此的愛,帶到明天,到永遠。對別人有幫助,初心不要忘掉。愛的質不要雜染
  • 下周可以再討論,有什麼對自己明天,未來有幫助、有意義

心的鼓動

https://www.dropbox.com/s/tazy9zgb07huyzo/%E5%BF%83%E7%9A%84%E9%BC%93%E5%8B%9501.mp4?dl=0

  • 我們的心是否仍在鼓勵,在歷練、磨難中讓自己得到善的鼓勵與鼓動

回向

願此殊勝功德

回向法界有情

淨除一切罪障

共成無上菩提

You Might Also Like

No Comments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探索更多來自 22增991幸福田學習樂園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