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增991幸福田學習樂園
每周課摘

20210922 念死無常(四)

2021-09-22

20210922  念死無常(四)

  • 憶師恩法會會有1899的善行記錄和上課過程
  • 念死無常非常積極且正面,要知怎麼活
  • 要秤量我們善惡業比重,由此決定我們往哪裡去

秤量心續善惡業,思考死後趣何處

全廣II 197講 00:00 – 01:40 

以前在討論到念死的時候,記得有一個廣論班的同學說:「啊!既然大家都會死,現在活著好像都沒什麼意思了!天天想死亡的話,那該多憂呀!」你們也有這種感覺吧?覺得心裡像壓了一塊石頭一樣。但這是念死嗎?這不是《廣論》上所說的念死吧!這是想到此生會死的時候,心裡跌入的一種迷悶、憂愁吧!那麼《廣論》上讓我們念死,到底是為什麼?是要我們在內心中產生去行持正法的一股力量,去對治苦的一種力量,而不是想到死亡之後,自己心就跌在那種黑暗黑暗的孤獨憂傷中,然後感到絕望。不是這種東西。00:58

所以念死法門,是讓我們感覺到這個人身的珍貴和易失。那麼想到死之後接著要想什麼?要想業。想業的話,你就得想到善業和惡業兩股,對不對?那麼想善業和惡業,想誰呢?一定要想自己,想我們的心續當中有許多善業。有吧?我們很多人都覺得自己還滿善良的,對吧?那請問:善良的人心中有沒有許多的惡業呢?自己問自己喔!不要去問別人:「你有很多惡業嗎?」問自己:那我心中有沒有很多惡業呢? 01:40

  • 念死讓心有正法,對治惡,知道怎麼活
  • 修行是法鏡內照,想自己
  • 要認知我們對苦樂認知的顛倒

老師的叮嚀

  • 念死是要我們在內心中產生去行持正法的一股力量,去對治苦。
  • 念死法門,是讓我們感覺到這個人身的珍貴和易失。 
  • 念死之後要接著想到「業」:善業及惡業。
  • 死的時候是最必要、最需要的?就是正法!也就是善業。
  • 如實、真實地修學正法,淨化惡業、培植善業

讀誦經典,佛名要注意,不要增長隨口溜過去之惡習!正因為你忙,更不可讓它溜過去,正因為你了解暇滿難得,更不可輕易溜過!【日常師父法語】 > 要隨文作觀,把功德成為無限生命成佛資糧

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發心,是現在最用心的銓釋,跟著佛陀一起學

禮佛

三稱本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大乘皈依發心( 三遍)

諸佛正法賢聖三寶尊

從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聞法諸資糧

為利有情故願大覺成

密集嘛 (咒王)

米咩杰位得遷尖瑞錫(無緣大悲寶庫觀世音)
集咩堪北汪波蔣悲揚(無垢大智湧泉妙吉祥)
都繃麻呂炯杰桑威達(摧伏魔軍無餘秘密主)
崗尖客北竹尖宗喀巴(雪頂智巖善巧宗喀巴)
洛桑札北霞喇受哇得(善慧名稱足下作白啟)

(共唱三次)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南無姑如曼殊廓喀耶(梵語)

敬禮尊重妙音(漢譯)

俱胝圓滿妙善所生身 成滿無邊眾生希願語

如實觀見無餘所知意 於是釋迦尊主稽首禮

是無等師最勝子 荷佛一切事業擔
現化遊戲無量土 禮阿逸多及妙音

如極難量勝者教 造釋密意贍部嚴
名稱遍揚於三地 我禮龍猛無著足

攝二大車善傳流 深見廣行無錯謬
圓滿道心教授藏 敬禮持彼燃燈智

遍視無央佛語目 賢種趣脫最勝階
悲動方便善開顯 敬禮此諸善知識

今勤瑜伽多寡聞 廣聞不善於修要
觀視佛語多片眼 復乏理辯教義力

故離智者歡喜道 圓滿教要勝教授
見已釋此大車道 故我心意遍勇喜

諸有偏執暗未覆 具辨善惡妙慧力
欲令暇身不唐捐 諸具善者專勵聽

此中總攝一切佛語扼要,遍攝龍猛、無著二大車之道軌。往趣一切種智地位勝士法範,三種士夫,一切行持所有次第無所缺少。依菩提道次第門中,導具善者趣佛地理,是謂此中所詮諸法

讚頌「靈鳳箜篌曲」

  • 10/24憶師恩的讚頌曲之一
  • 箜篌為樂器,如同西洋的豎琴
  • 每個人內心的佛性原在沈睡,為三寶啟發
  • 由善知識引導而與法相應,在無明中改變
  • 人法相應,由無明而證空性
  • 是老師思念師父所做的讚頌
  • 我們思念師長,而師長早已思念我們多少生、多少世?

溫故知新

《論語.為政》:「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這是個爬坡,爬坡是不輕鬆的;掉下去很輕鬆,但是也沒命了。

  • 從念死無常、三惡趣苦而希求後世
  • 後世如何越來越好?要皈依和深信業果
  • 從大乘發心直到佛果
  • 科判可以有不同的編排
  • 如得亦制作科判
  • 念死的六個勝利
  1. 具大義利
  2. 具大力量
  3. 最初重要
  4. 中間重要
  5. 最後重要
  6. 歡喜而死

科判表六於共下士道修心次第
     己一   正修下士意樂             

     己二   發此意樂之量
      己三   除遣此中邪執

廣論原文(P77L3-P77L7)

本生論云 ,~ 怖畏死歿皆不得生。

本生論云.「雖勵不能住.何事不可醫.能作諸怖畏.其中有何益。如是若觀世法性.諸人作罪當憂悔.又未善作諸妙業.恐於後法起諸苦.臨終畏懼而蒙昧。若何能令我意悔.我未憶作如是事.復善修作白淨業.安住正法誰畏死。」四百論中亦云.「思念我必死.若誰有決定.此棄怖畏故.豈畏於死主。」故若數數思惟無常.念身受用定當速離.則能遮遣.希望不離彼等愛著。由離此等所引憂惱增上力故.怖畏死沒皆不得生。

《本生論》中記載(月王子告訴蘇達薩子):「再怎麼努力避免死亡,也無法久處不死,既然不可改變,那麼驚恐畏懼,又有什麼幫助?如果觀察世間有情的法性、真相,人們由於回憶起 先前造下罪業,因而在死時心生懊悔,並悔恨自己沒有好好造作善業,擔憂來生要遭遇痛苦,臨終時恐懼而迷惘,我不記得曾犯下任何會令我心生懊悔的行為,又善為修持白淨善業。因此,既然安住於正法,誰還會害怕死亡呢?」《四百論》中也提到:「凡是確定懷著『我必然會死』 ,又怎麼會畏懼死主?因為他從一開始就憶念死亡而做好準備,臨終時自然就可以完全放下一切恐懼。」所以,如果一再思惟無常,想到身軀與財富都必定會迅速分離,就能遮除期望不與這一切分離的貪愛。因此,由於遠離它們而產生的憂惱所導致對死亡的恐懼,便不會生起。

  • 對無限生命無益之事,都可以「沒空」

廣論原文(P77L8-L9)

第四如何修念死者。~ 餘皆無益。

第四如何修念死者。謂應由於三種根本.九種因相.三種決斷門中修習。此中有三.一思決定死.二思惟死無定期.三思惟死時除法而外.餘皆無益。

第四如何修持念死。應該從三種根本,九種原因,以及三種決斷的角度去修持。其中分為三點:一、思惟必定會死,是第一項根本;二、思惟無法確定何時會死,是第二項根本;三、思惟死時除了正法以外,任何事情都沒有幫助,是第二項根本。

廣論原文(P77L10-P78L8)

初中分三。~ 用爪抓胸。 

初中分三。思惟死主決定當來.此復無緣能令卻退者。謂任受生何等之身.定皆有死.無常集云.「若佛若獨覺.若諸佛聲聞.尚須捨此身.何況諸庸夫。」任住何境.其死定至者.即彼中云.「住於何處死不入.如是方所定非有.空中非有海中無.亦非可住諸山間。」前後時中諸有情類.終為死摧等無差別.即如彼云.「盡其已生及當生.悉捨此身而他往.智者達此悉滅壞.當住正法決定行。」

第一項根本的原因分成三種:1.思惟死主必下會來臨,而沒有因緣能夠退卻。無論受生為哪一種身形,死亡都會來臨。《無常集》中有言:「縱使是佛陀,或是獨覺羅漢,以及諸佛的聲聞弟子,尚且必須拋下這副身軀,何況是我們這些平庸凡夫!」無論身處什麼地方,死亡都會降臨。《無常集》中說:「不受死亡侵損的居所,這種地方並不存在;空中沒有,海裡也沒有,縱然躲進群山之間,也沒有這樣的處所。」

無論過去未來的任何時刻,有情終究都會沒有差別地被死亡摧毀。在《無常集》中也說:「所有已出生與將要出生的有情,都會捨卻此身而步向下一生。智者由於通達這一切都將毀壞,因此安住正法,遵守梵行的行持。」 

於其死主逃不能脫.非以咒等而能退止.如教授勝光大王經云.「譬如若有四大山王.堅硬隱固成就堅實.不壞不裂無諸隕損.至極堅強純一實密。觸天磨地從四方來.研磨一切草木本幹及諸枝葉.並研一切有情有命諸有生者.非是速走易得逃脫.或以力退.或以財退.或以諸物及咒藥等易於退卻。大王.如是此四極大怖畏來時.亦非於此速走能逃.或以力退.或以財退.或以諸物及咒藥等易於退卻。何等為四.謂老病死衰。大王.老壞強壯.病壞無疾.衰壞一切圓滿豐饒.死壞命根。從此等中.非是速走易得逃脫.或以力退或以財退.或以諸物及咒藥等易於靜息。」迦摩巴云.「現須畏死.臨終則須無所恐懼。我等反此.現在無畏.至臨終時.用爪抓胸。」

縱然遁逃,也無法脫離死主,不能靠密咒等令其退走。 如《教授勝光大王經》中說:「譬如四座大鐵山,堅硬牢固而密實,沒有損壞、沒有破裂、沒有殘缺,堅固至極,全然密實,頂天磨地從四方壓來,磨碎所有草木、灌木、枝葉,以及一切有情、生命、生物都磨成粉末。

這無法藉由速度而逃脫,或者憑藉勢力阻退、以財富阻退,或者依靠物品、咒語、藥物等而輕易阻退。大王!與此譬喻相同的,當這四種大災難降臨,人們無法從中藉由速度而逃脫,或者憑藉勢力阻退、以財富阻退,或者依靠物品、咒語、藥物等而輕易阻退。哪四種災難?就是老、病、死、衰敗。大王!老邁會來摧毀盛年;疾病會來摧毀健康;衰敗會前來摧毀所有的興盛美滿;死亡則會前來摧毀生命。無法從這四者中藉由速度而逃脫,或者憑恃勢力阻退、以財富阻退,或者依靠物品、咒語、藥物等而輕易平息。」迦摩巴曾說:「現在必須畏懼死亡,臨終時則必須無所畏懼。我們正好與此相反,現在不覺恐懼,臨死才用指甲抓胸。」

正念引導: 如何修念死?

停一下,想一想

我平常工作已經很忙累了,有時間修行嗎?

討論題

工作、生活忙碌緊湊,要如何把修行擺進去?有位置嗎?有空閒嗎?

同學分享

  • 工作、生活、修行有優先順序,把重視的放在前面,也跟時間安排有關。如把修行比重提高一些,應也可擺進去
  • 近來趕工作,把其他工作排開,為一個報告,把其他事情停下來,這好像跟念死有關。在死之前,能安住正法誰畏死,將其擺在第一位,所作所為應該會有所不同
  • 學佛法,最後要運用。日常生活,工作和待人接物都是修行,不是有沒有空,而是要不要
  • 有師兄、師姐有定課、全廣、止觀,上午把定課排在第一位。時間運用,不同年齡、工作、階段,就念死,對自己而言,現在在補資糧並實踐在生活、周遭。暇滿中有班長、善右,學習沒有壓力,可以看到不同同學的學習方式。自己對念死是ready的。自己要皈依三寶、師父、上師,方向清楚。要道謝所有帶領我們學習的班長、同行。三寶給自己很多機會,可以把要道歉、道謝、布施的,都可以做起來
  • 因為平常不忙,工作就在修行
  • 把請、謝謝、對不起放在口中
  • 修行不是關起門來,生活中都可以修行
  • 時時刻刻不忘正念,就在修行
  • 不管忙不忙,把學習到的落實到生活
  • 用感恩的眼睛向四方環顧,疫情中有這麼多人才能宅在家,用充滿感恩的心,在生活中感恩
  • 營隊有突發狀況,要境隨心轉不生氣,感謝對方成就我的學習

班長收攝

  • 如果這是最後一次可以承擔,我們都不會放棄
  • 年紀長,但是最年輕的,因為從早到晚都在學習

如何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修行/ 達賴喇嘛 

“修行,就是要管好自己的心,如果我們不適時叫回外馳的心,久了它就會不聽話。”法王說,如果修行,有光明的心,就算明天會死,光明的心也不會死,死亡時也許會失去一切,色身、財物都會消失,但光明的心和寧靜會一直陪著你;而如果不修行,沒有光明的心,看待世界都是負面的,就會覺得什麼事都衝著你來,連看自己也都只看到負面的,生命就會變成一場自己和自己的戰爭。

生命中難免有逆緣,法王說,消除孽緣最好的方法,就是心的光明。“心的本質,是清涼、透澈、喜樂,具有光明的覺照力量,有種內在的寂靜(此處法王說英文inner peace)。” 

問題是,怎麼做呢? 

問題是,怎麼做呢?

避免三種錯誤的修行觀念。此處,法王提到,要避免三種錯誤的修行觀念:

一.不要把修行當成有時間性;

二.不要把修行當成功課;

三.不要把修行當成儀式。

第一點,修行不應該有時間性。

不要把它當工作,有上班、下班時間,法王半開玩笑說:“像我就是整天在『工作』。”

修行有「時間性」、有「下班時間」的人,平常不修,進了佛堂,勉強去修也行,但會覺得不舒服,一坐上座墊,發覺和菩提心、慈悲心都不熟,就在那裏想:“菩提心你在哪裡呀,快過來快過來…”平常生活中不觀修,進了佛堂就要開始修行,就像沒有暖身,就要開始激烈運動,是會傷身的,

“不要用修行傷自己的心,修行要自然、平靜、習慣,心不是犯人,不要用暴力解決!”

“修行,是慢慢熟練的過程,不要很暴力的,希望啪一下解決。”

所以,我們就要有次第、由近而遠的,從自己的母親開始觀修起,而後漸漸擴及有情眾生,這就是一個自然開展慈悲心的過程。

  • 依著師長所說,我們就在修行
  • 工作時想著饒益他人,就是修行

第二點,不要把修行當功課。

法王說,譬如做四不共加行,有些人太在意數字,連做大禮拜也去找一塊比較滑的板子,心想這樣滑得比較快,趕快做完,我就可以去領受什麼特別本尊法,上師也會覺得我好棒。這樣拚命趕功課的結果,數字是進步了,但心卻一點都沒有改變。“重點是信心的增加,而不是數字的增加”。

“功課不是給上師看的,是給自己看的,功德是要獻給自已的。”

第三點,不要把修行當儀式。

法王說,不要把珍貴的法寶變成鄉下的祭祀儀式,觀修本尊時,重點是去思維特殊法相或法器內在的涵意。

譬如四臂觀音,華人都覺得很奇怪,觀音菩薩怎麼會有四條手臂?

法王用中文開玩笑說,是不是觀世音菩薩“幹得不錯,所以佛陀就『欽此』,多賜給他兩條手臂?”多出來那兩條,“也不是藏人裝上去的,那不是藏人幹的”,光這四臂就有這麼多妄念,“ 那觀修千手觀音時怎麼辦?”重要的是,要想這四臂代表的功德特質是什麼,那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象徵,要思維這四無量心的功德。

  • 有同學想把師父開示聽十遍,做不到而苦惱 – 重點不在數字,而在對心真實的饒益

法王說:“修行就在你的工作裏,就看你用不用。”

  • 修行沒有上下班

【 2021憶師恩讚頌曲目】

1. 《 燈明了 》 |讚頌教唱 MV

2. 《 芭蕉雨 》

3. 《 如來世間燈 》

4. 《 靈鳳箜篌曲 》

5. 《 觀音菩薩頌(三)廣頌 》

廣論練功房

一起來熟悉宗大師的智慧之語

【修念死者,三根本,

一.思決定死

二.思惟死無定期

三.思惟死時除法而外,餘皆無益。 】( 廣論P78L8-L9 )

每週一句 09/23 – 10/06:

【 迦摩巴云:現須畏死,臨終則須無所恐懼。

    我等反此,現在無畏,至臨終時,用爪抓胸。 】( 廣論P78L7-L8  )

淨行品第二十八偈

「若敷床座,當願眾生,開敷善法,見真實相。」

宣化上人開示

若敷床座:你或者安置自己的床,或者座位,這時候也應該發心,應該發一種願,

所以就說當願眾生,

開敷善法:開敷、闡揚善的法門。

見真實相:令一切眾生都得到真實的相。真實相,本來無相,實相無相;可是雖然無相,又無所不相,所以一舉一動都要發願,修這個威儀。

【人文講堂】 非死不可 – 許禮安

  • 因為面對死亡,無法決定死,所以決定怎麼活
  • 把死亡拉到眼前

貢唐仁波切:

不思修法過二十,想修想修又二十,

不行不行十餘載,此乃空耗一生傳。

廣論原文(P78L9-P79L3)

思惟壽無可添,~ 應由多門而勤修習。

思惟壽無可添.無間有減者。如入胎經云.「若於現在善能守護.長至百年或暫存活。」極久邊際僅有爾許.縱能至彼.然其中間壽盡極速。謂月盡其年.日盡其月.其日亦為晝夜盡銷。此等復為上午等時而漸銷盡.故其壽命總量短少。此復現見多已先盡.所餘壽量.雖剎那許亦無可添.然其損減.則遍晝夜無間有故。入行論云.「晝夜無暫停.此壽恆損減.亦無餘可添.我何能不死。」此復應從眾多喻門.而正思惟。謂如織布.雖織一次僅去一縷.然能速疾完畢所織。為宰殺故.如牽所殺羊等步步移時.漸近於死。又如江河猛急奔流.或如險岩垂注瀑布.如是壽量.亦當速盡。又如牧童持杖驅逐.令諸畜類.無自主力而赴其所.其老病等.亦令無自在引至死前。此諸道理.應由多門而勤修習。

第二種原因,2.思惟壽命無法增添,而減少的因緣不間斷地的存在:如同《入胎經》中所說:「如果現今能為了自身的安樂, 而善加小心謹慎的做種種的守護,最長能活到百歲,或稍微再久一些。」最長的極限止於此;縱使能活到那歲數,然而這之間的壽命也飛速的銷盡,0

月復一月便過了一年,日復一日便過了一月,晝夜更替便過了一天,晝夜亦同樣被上午、(中午)等時分耗盡。因此,壽命的總量其實很短少。其中又見到許多在先前已經耗盡,剩餘的歲數,連一剎那都無法增添,而減少的因緣卻日夜都不間斷地存在。《入行論》中說:「日夜不曾停留,這些壽命一直在削減,而且不能額外增添。像我這樣的人,怎麼可能不死?」關於這一點,也應當從多種譬喻的角度去思惟,例如織布時,雖然每次都只織入一根緯線,卻能快速的將布織完送出;牽著要被宰殺的羊隻前往屠宰時,每移動一步,就越靠近死亡。又如同湍急的江河激流奔騰,或者像瀑布從陡峭的山崖傾瀉而下一般,壽命如此飛速消逝。如同牲畜毫無自由地被手持棍棒的牧童趕回住處一般,眾生毫無自由地被衰老和疾病帶到死主面前。這些道理,應當從多種角度去修持。

回家功課

1.師父在開示「安住正法誰畏死」時,為我們講說了《因果輪迴實錄》的一段公案,用意是要我們思惟什麼?  手抄#5 p184 – 186

2.師父在開示「以爪抓胸」時,告訴我們什麼樣的現行是錯到十萬八千里以外? 手抄#5 p195

我們今天一起學了什麼?

回向

願此殊勝功德

回向法界有情

淨除一切罪障

共成無上菩提

宗大師回向文
生生由勝宗喀巴   
為作大乘知識力
願於佛讚善穩道   
雖剎那頃不暫捨    讚嘆傳承師長

我之師長宗喀巴
或居兜率或極樂
任住何處勝淨土
我等願生眷屬首    皈依宗大師

初務廣大求多聞
中現經教皆教授
後盡日夜遍薰修
為宏聖教遍迴向    聞思修學

至尊師長壽堅固
潔淨事業遍十方
善慧教法如明燈 

常破三界眾生闇    祈願

You Might Also Like

No Comments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探索更多來自 22增991幸福田學習樂園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