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增991幸福田學習樂園
法師大課

20180919 如得法師「七施因緣」

2018-09-19

20180919 如得法師開示「七施因緣」

法師提策:

* 法師第一次認識老師從師父那兒。稱呼老師為「大師兄」

* 師父問法師想不想認識大師兄?其後,師父拿出老師的照片,法師看到老師的照片後,法師的感覺是「驚訝」,因為大師兄是位女居士

* 師父並不意外,理解一般人的想法如此

* 後來,師父把老師的讚頌錄音帶拿給法師,其中有密集嘛、觀世音菩薩頌等,當法師聽到觀世音菩薩頌時,法師為老師虔誠的心感動而淚流滿面

* 法師的思惟的角度是,老師的身上有沒有法,而不在老師的身份

* 把握宗旨最正確、悲心最圓滿的人,師父說是老師

* 透過「辯論」的學習而來的檢擇,法師確認老師是其值得學習的對象

* 於我們而言,法師說:老師的教導是否值得我們學習,是可以檢驗的。此不怕檢視,只怕有成見

* 師父最後幾年投入所有心力在傳法給老師

* 團體的成長,是老師用盡全力,帶我們走一條寫歷史的路

* 今天分為兩個部份,一為七施因緣,第二階段進行互動交流

* Q:拿到廣論,內容很深,對初學者,是否是最合適的教材?有沒有輔助的佛法教材?可以比較快速進入佛法領域

* A:三藏十二部可以收攝在內的論典不多,廣論是其中一部。

* 掌中解脫是一本可以參考的書。法師在寺院教學,國二以上讀廣論,以下讀白話的掌中解脫

* 解說廣論也是班長的功力,可以深入淺出

* 寺院裡有一位同學做木瓜豆奶非常好喝,其後,別的同學也用同樣配方做,但做不出來。》師父說「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了」,還是要有解說,才會對味

* 掌中解脫早有團體的法師用古文翻譯,但沒有人讀。寺院外的人士將其翻成白話文,比較適合一般的人士

* 民國初年,法尊法師翻譯廣論,是當時的人所能理解的語言,但對我們而言,乃是不熟悉的古文

* 廣論的內容邏輯性很高

* 每個人驅入廣論的方式不太一樣

* 白居易問鳥巢禪師佛法要義,法師回答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 看來似乎很簡單,但「三歲小孩都知道,八十老翁做不到」

* 七施因緣和上述佛法要義一樣,聽起來簡單,但做起來並不容易

雜寶藏經卷第六

佛說有七種施。不損財物。獲大果報。

– 一名眼施。常以好眼。視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不以惡眼。名為眼施。捨身受身。得清淨眼。未來成佛。得天眼佛眼。是名第一果報。

– 二和顏悅色施。於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不顰蹙惡色。捨身受身。得端正色。未來成佛。得真金色。是名第二果報。

– 三名言辭施。於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出柔軟語。非麤惡言。捨身受身。得言語辯了。所可言說。為人信受。未來成佛。得四辯才。是名第三果報。

– 四名身施。於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起迎禮拜。是名身施。捨身受身。得端政身。長大之身。人所敬身。未來成佛。身如尼拘陀樹。無見頂者。是名第四果報。

– 五名心施。雖以上事供養。心不和善。不名為施。善心和善。深生供養。是名心施。捨身受身。得明了心。不癡狂心。未來成佛。得一切種智心。是名心施。第五果報。

– 六名床座施。若見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為敷床座令坐。乃至自以已所自坐。請使令坐。捨身受身。常得尊貴七寶床座。未來成佛。得師子法座。是名第六果報。

– 七名房舍施。前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使屋舍之中。得行來坐臥。即名房舍施。捨身受身。得自然宮殿舍宅。未來成佛。得諸禪屋宅。是名第七果報。是名七施。雖不損財物。獲大果報。

* 施: 把自己擁有的東西給他人,希望別人得到快樂

* 如果有憂愁 ,希望給他快樂;害怕的人,希望給他無畏

* 如觀世音菩薩:施無畏者,讓別人不會害怕

* 緣唸觀世音菩薩,立即得到饒益

* 財施、法施、無畏施

* 無畏施:醫生、護士、警察等提供的利益,讓人得到不會害怕的受益

* 唸南無觀世音菩薩,攞脫害怕的心境

* 佛說七種施:不損財物,獲大果報

* What? How? Why?

* 自己是否相應?接受? 如師父說別人不做,我來做,太好的,我可以累積資糧。我們真的承許嗎?還是表面接受,骨子裡並不認同?

* 為何認同?為何不認同?理由何在?

– 一名眼施。常以好眼。視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不以惡眼。名為眼施。捨身受身。得清淨眼。未來成佛。得天眼佛眼。是名第一果報。

* 眼施:什麼叫好眼?是很漂亮?是眼瞔裡傳遞出的內涵,不論是什麼樣的眼睛,傳遞出如此內涵,就是好眼。

* 歡喜、感恩、關切、和藹的目光,對父母、師長、出家眾、對社會有貢獻者,進而對所有眾生

* 不是傲慢,輕蔑、怨毒、憎惡、漠不關心的眼神

* 狗看到人,眼神充滿了歡喜,因為覺得人對其充滿了善意

* 自己的眼睛,能夠有慈悲心、喜樂,我們就用了好眼的布施

* 得清淨眼,看待一切,不會顛倒、錯亂,而見真實、本質,不會雜染

* 此為如是因如是果的道理

* 以清淨眼看到菩薩的化身之喻:老師以前在五台山看到一位出家人,其對人都喜歡磕三個頭,因為思惟「凡聖同居」,只要磕到一位菩薩就大賺了

* 眼施果報:未來得天眼通、佛眼

* 痛苦來自無明,因為顛倒,如果看清顛倒,則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 當我們以為所見所感都是「真實」,會產生分別,其為無明的心。喜歡得貪、不喜歡得瞔,產生痛苦

* 其實,這些都不是真實,是我的心去認定,如幻如化

* 看到「真實」,對離苦得樂有直接的幫助

* 用好眼看人值不得得做?心裡承許嗎?如果真的認同,不會觀待他人如何對我。不會用不好的眼色去看待我不喜歡的人。有「用不好的眼色去看待我不喜歡的人」的想法,就不是真的認同

* 我們的問題:對別人很客氣,對家人很刻薄

* 國王、舟子、牧羊人的三種發心的喻

– 國王:自己先成佛,再渡眾生

– 舟子:自己和眾生一起成佛

– 牧羊人:讓眾生先成就,自己再成就

* 牧羊人如地藏王般的發心並不成立,因為眾生尚未渡盡前其即會先成佛

* 要有次第:先思惟好處、壞處,驅吉避兇

* 對境時,自然地會要離苦得樂

* 自己真的要得到好處,要先讓別人得到好處

* 從自私、愚癡的小我》利他、聽明的小我》發菩提心、聰明的大我》無我

* 要農夫只要耕耘,不要收穫,並不可能

* 我們以前只考慮自利的方法錯誤,現在用十善法得到快樂

* 所有人最深沈的本性都是好的,人也都可以轉變。佛法相信眾生都能成佛

* 佛世有一個國王,殺父、想殺佛、強暴比丘尼。無惡不作,後真心懺悔;此外,殺人魔王的阿育王,亦至心懺悔,而得成就

* 再壞的人都可以轉變,當心轉變時,就可以有180度的轉變

– 二和顏悅色施。於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不顰蹙惡色。捨身受身。得端正色。未來成佛。得真金色。是名第二果報。

* 和顏悅色施:如果廣論班的人臉色都很難看,是否很難維繫?

* 臉調柔,對上述的對象

* 我們在家裡、公司等對誰惡色?

* 不亂皺眉、亂擺臉色

* 果報:美貌莊嚴

* 難練嗎?惹到自己的時候呢?如果得不到先生的關心呢?如果先生不照自己的意思時呢?

* 根本因還是在自己

* 攞臉色是給人看?為什麼?你對我不好,我就醜給你看!

* 攞出這麼醜的臉,要對方起歡喜心?不可能,對方越躲越遠,得不到關心與諒解

* 不要用這種負面的「溝通方式」,除非碰到菩薩

* 用不好的臉色想得到和平、關心、諒解是不可能的,因為「因」是錯的

* Q:對待同事、同僚、長官時,用和頻悅色的方式去指正對方,但對方會不會覺得自己沒有Guts,或者覺得自己好欺負?

* A:發脾氣很威風,其為見解的問題與錯誤

* 在見解上,是否認同其帶給自己、他人好處?

* 當我和顏悅色,是否也會得到他人善意的回應,是否承許?

* 從管理學來看,是否有正增強的效果?一般我們是可以認同的

* 但有些人並非如此。以自己當侍者時經驗而言,有一位侍者從世間來看是很好的人。但學習佛法不能如此。師父和顏悅色地教誨,並不見成效。

* 有一次師父想調整其心性上的粗。師父請法師配合,請進該位侍者。師父開始嚴格地「修理」該位侍者,該位侍者離開後,師父很開懷地跟法師交流。師父從頭到尾都沒有生氣,即使表現得很嚴厲,但始終是慈悲心。我們一般要注意的是,「從內心開始就是憤怒」。

* 「示現」並不是內心充滿憤怒

* Q:當人把父母殺死,怎麼對其和顏悅色?佛法和人性抵觸,如何對待?

* 法師提到白曉燕命案,社會論大加撻伐,師父回應說,今天如果有一個走在你前面,有一個坑洞,掉進去。你看到了,你會罵他大笨蛋,還是要感謝他讓你看到這樣的險境,而予以避免 》見不賢內自省

* 我們一定可以有一個角度,可以「觀功念恩」

* 觀功念思不從這麼極端的案例開始練,而從對周圍的親人的觀功念恩開始

* 林肯對敵人非常包容,同黨非常不認同。但林肯回應「如果把他們變成我的朋友,是否消滅了我的敵人」

* 一個人犯錯,不是他壞,而是無知

* 無知是可憐,壞是可惡

* 沒有人要自己苦,不要快樂。現在找苦,一定不是自己的意思。是煩惱的意思

* 生活中太多同樣的例子》想得到先生的關心,但用不好的臉色,是無知

* 當我們做錯,我們希望別人原諒,還是譴責?

* 如果可以原諒別人,是對自己最大饒益

* 在境中跳不出來,受害的其實是自己

* Q:如果思考而皺眉頭,是否並不違背和顏悅色施? 》是的

* Q:很容易看到別人的表情,但常看不到自己的表情?如何端正自己?調整自己?

* 「成於中,行於外」。要先從自己內心開始,對境時感到歡喜。法王說「看到每個人都像好朋友,是悅意相,如同獨一愛子」

* 思想影響行為,行為也會影思想。不斷做一個行為,思想也會改變 》「做假成長」。

* 佛法希望對眾生可以有悅意相

* Q:從領受者的角度,如何在遇到不是和顏悅時,可以對應?

* 要先知道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在此,並未提到別人,其非重點。亦即,他怎麼做不重要,我怎麼做才重要。造業是我自己領受。他人造,他人自己領受。

* 如果自己有如此串習,當看到別人不和顏悅色,會思考「他怎麼了?」

* 自己的行為不觀待別人

* 有個人跟一個臉色很不好的婦人買報紙,回應朋友「她是不是淑女不是重點,但我要當個紳士」

* 我自己怎麼做才是重點,別人怎麼說不是重點。「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 三名言辭施。於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出柔軟語。非麤惡言。捨身受身。得言語辯了。所可言說。為人信受。未來成佛。得四辯才。是名第三果報。

* 何謂柔軟語?不傷害對方。包含語氣、態度。如媽媽哄小孩時的樣子

* 老師說「一隻流浪小貓受柔和語鼓勵的喻」

* 非粗惡言

* 有人是否需要訓練才能說?是否有人特別喜歡聽?為何喜歡聽?

* 把柔軟語布施給別人,在此強調語氣

* 為何柔和語可以得到辯才?因為要理路才知道如何說

* 父母對孩子為何在其小時可以說柔和語,長大後就不行?

* Q:如何定義柔軟語?是否要因地制宜?

* 柔軟語:不傷害對方、慈悲、柔和

* Q:有時柔和似乎不能達成成效,如開會、政見發表等

* 自己喜歡激烈的言詞?粗惡語?自己面對時的反應?

* 自己是否喜歡柔軟語?如果喜歡,那是否對自己、對別人都有好處?有些特定的場合,似乎有不同的對應,是可以討論的

* 要讓人、組織提升,透過賞識、關懷,會比較長遠;用威權達到的是短期的效果

* 生命從一連串的關係連結起來

* 達到某個目的,但失去更需要的東西

* 用粗惡言達到目標,似乎會失去更大的可能

* 我們的習慣是喜歡聽柔軟語,但喜歡說粗惡語,這才是在此要學習的

* Q:對家人沒耐性、不說柔軟語,調整時如何讓家人不覺得怪

* 即使覺得自己吃錯藥,但因為家人是開心的,更應該多做;怕只「吃錯藥一天」

* 有位居士上完觀功念恩的課程後,其對父親抽煙的問題,從嚴厲的指責,惹得父親不開心,後心念一轉,抱著父親,說「我愛你,我們希望你活久一點」,父親便軟化也柔和下來

* 久習不成,此事定非有 》串習的力量

* 內心認同,會想改變。慢慢練習,就會有進步

– 四名身施。於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起迎禮拜。是名身施。捨身受身。得端政身。長大之身。人所敬身。未來成佛。身如尼拘陀樹。無見頂者。是名第四果報。

* 尼拘陀樹:亭亭玉立的樹

* 得佛陀無見頂者

* 不是目中無人、傲慢

– 五名心施。雖以上事供養。心不和善。不名為施。善心和善。深生供養。是名心施。捨身受身。得明了心。不癡狂心。未來成佛。得一切種智心。是名心施。第五果報。

* 善良、樂於助人

* 得明了心,不容易發瘋

* 常生善心,也是因果的連繫

* Q: 為何要特別舉「心」施?

* 佛陀會把身口放在心前面。行為因其背後的貪慾、邪見等。在此,先把身口的行為,此外,如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也是意在最後。》心不和善。不名為施

* 心最重要。但也最難控制

* 上述五種身心相續所攝

* 別人怎麼做不是重點,我自己怎麼做才是重點

– 六名床座施。若見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為敷床座令坐。乃至自以已所自坐。請使令坐。捨身受身。常得尊貴七寶床座。未來成佛。得師子法座。是名第六果報。

– 七名房舍施。前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使屋舍之中。得行來坐臥。即名房舍施。捨身受身。得自然宮殿舍宅。未來成佛。得諸禪屋宅。是名第七果報。是名七施。雖不損財物。獲大果報。

下周9/26日正常上課,期待大家再次歡喜學習

You Might Also Like

No Comments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探索更多來自 22增991幸福田學習樂園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