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增991幸福田學習樂園
法師大課

20180426 如俊法師「四家合註」大課

2018-04-26

20180426 如俊法師「四家合註」大課

讚頌「愛心樹  遍人間」

那天天空好晴朗 我們種樹忙

一棵一棵小樹苗 種在校園旁

揮揮汗 看看天

胸中的志心萬丈延

小樹苗快快長 伴我一起妝點校園

一棵一棵愛心樹 我願植樹到天邊

願這綠蔭遍人間 永遠妝點人世間

永遠妝點人世間

看天空飛翔的大雁 請歇在我校園

看著盎然的春天 看著盎然的春天

看天空飛翔的大雁 請歇在我校園

看著盎然的春天 看著盎然的春天

法師前行提策:

  • 希望大家可以跟隨上師一起學習第二輪全廣進度,這是百千萬劫難遭遇的殊勝機緣,大家要好好把握。去年結夏,金蔓論的論主在P島為僧團授課時,上師抱病參加,並在每天課程結束後,跟法師做開示,並分享聽課的心得。當時,現觀莊嚴論、金蔓論的論主,也會留下來聽上師的析釋,並對上師的引導大大讚歎。因為上師所說的法義可以直接結合心續,並對照自己的現行。因此,上師的引導,可視為百千萬劫難遭遇的殊勝機緣,希望大家好好珍惜。
  • 師父曾說透過清淨的聞思修把依止法解釋、詮釋得最圓滿的是宗大師,而行持得最圓滿的就是上師。
  • 依止法是道之根本。教法要建立,除了聽、講之外,依止法最為重要。因為依止法和菩提心是道次第的鐵門檻,而有了依止法,其他的即如探囊取物。
  • 建立教法在自己心中,就是要建立依止法。五大論學習的再好,但如果沒有依止法,是沒有用的。
  • 温薩巴尊者曾說,我和密勒日巴尊者都已即身成佛,但我沒有像密勒日巴尊者一樣辛苦,因為温薩巴尊者從依止師長身上得到清淨傳承。
  • 全廣進度第二輪的學習,非常非常重要。上師逐字逐句的引導,其義非凡。
  • 學習的準備上,先聽師父的帶子、研討,再聽上師的開示,了解上師所講的有哪些是我們沒有思惟、理解到的。事前反覆預習是很重要的,會讓研討更加深入。
  • 法師憶起頭一回到內地跟著上師學習時,法師很驚訝地發現,上師的思惟幾乎跟師父一模一樣;現在聽上師引導全廣第二輪,上述感受更加深刻。法師進而提到,在這次的全廣學習中,聽到上師的引導,心中有「第一次認識師父的感受」,因此要用感恩來看待師父、上師的心意,千萬不要放棄廣論的學習。

「四家合註第一講本文」

想到我們的師父,一提到宗喀巴大師,有的時候就痛哭流涕,講話都講不出來,就會跑回他的房間去哭,我們要在外面等著。等一會兒師父又出來,眼睛還是紅的,然後講、講、講,師父又不行了,又會進去哭,才會看到到底什麼叫至誠恭敬。看師父每一次拜佛的時候,在佛堂裡頭低下去,再抬起來,我就在師父旁邊,也在後面跟著拜,看了真覺得是我們虔誠的楷模。他到了佛菩薩面前,那種虔誠怎麼形容呢?就像一個小嬰兒依靠母親的那種感覺,非常非常地純潔,又像一朵花一樣,我不知道該怎麼形容。他看著佛菩薩那個眼神,純潔到讓你都忘了呼吸,就這樣看著他。心想:這是什麼景象啊!32’49”

所以為什麼對於宗喀巴大師的深恩,師父每次都感動成那樣子,《廣論》上的幾句話、幾個字,救了多少人啊!那些拼命想要從輪迴中掙脫出去,想要了解什麼是離苦之道、什麼是戒、什麼是定的人,這裡面講得如此地清晰。有的人修了二十年,一看《廣論》就放聲痛哭:「要是早看到這本書,我這二十年的光陰不至於越走越遠啊!」所以為什麼我勸你們不要離開廣論班,雖然不是法師講的,是班長在那兒說,但他至少還會讓你重複地聽師父的開示,學的是《廣論》啊!雖然是班長或者一些同學在討論,但必須是《廣論》一個字、一個字這樣學下去的。33’44”

假如你想要塊金子,想要一個珍貴的東西,如果是國王和一個乞丐,分別都擁有這個珍貴的東西,你想要從國王那兒得到,但是恰巧你只能碰到乞丐呢?我不是說班長是乞丐喔,假如你恰巧遇到一個乞丐,而這個乞丐手裡有你最想要的那個東西,你跟著他就能得到你最想要的東西,你選擇跟他還是不跟他?一定跟。不管你的身分是什麼,只要跟你在一起,能拿到我最想要的東西 ,那我就拿。所以在廣論班裡,無論班長帶研討的水準如何,他可能不如你,但是你在這個班裡,至少可以讓你從一開始到最後一直保持學習進度,保持你唸完書。就像小孩非得要自學、不上學,我對大家離開廣論班就是那種擔憂,多半學不完,半途而廢。34’58”

所以「由修之門而無與倫比」,在讚美傑仁波切的同時,真的是不知道該有多麼地感恩!寫了這麼清晰的菩提道次第,讓六百年之後的我們,還能好像聽到宗喀巴大師在跟我們講法一樣。因為他常常說:「末世的弟子啊,不要因為見不到我而憂傷,你們想念我的時候,就去看我寫的兩本道次第。」一本是《菩提道次第廣論》,一本是《密宗道次第廣論》。所以我們看《菩提道次第廣論》,實際上就是親近宗喀巴大師,就像讀師父的手抄稿,和去鳳山寺拜見師父、聽師父說話、跟師父一起談話是一樣的。35’47”

所以拜託大家,學戒也好,修定也好,千萬不要離開經典的教授,再去另外找一個隨便的教授來修,沒有清淨的依據就照著學,來世的善趣身都沒有了。一生勤苦終成過失,這是修行人最慘不忍睹的悲劇,就是因為沒有依照清淨的傳承教授修行導致的。所以「由修之門而無與倫比」的這個功德,將會救許許多多、無窮無盡的眾生,所以要禮敬宗喀巴大師,永遠追隨著他,寸步不離、寸步不離!這是第八,「由修之門而無與倫比」。36’47”

Q:國王和乞丐都有金子,如何確認乞丐身上真的有金子,而且是我想要的?

  • 如何分辨?上師在說法用了「法喻合說」。上師說你最想要金子,國王和乞丐都有,但是你現在只能碰到乞丐…..法師進而引喻,師父、上師如金子,可以一輩子教導法師,法師極受饒益。但我們現在沒辦法,只有法師可以引導,這和國王、乞丐的喻是相同的。
  • 上師說「不管你的身分是什麼,只要跟你在一起,能拿到我最想要的東西 ,那我就拿。」「我希望聽到法、完整的教授,只要不離開研討班,就可以學習到。」
  • 也就是「你在這個班裡,至少可以讓你從一開始到最後一直保持學習進度,保持你唸完書。」不至於「就像小孩非得要自學、不上學,我對大家離開廣論班就是那種擔憂,多半學不完,半途而廢。」

Q:如何確認廣論是「金子」?

法師開示:從人殊勝、法殊勝開始,其論理可以接受挑戰,也推不倒。

甲一、人殊勝:阿底峽尊者,如太陽般光明,是當年印度十八部共主。而因眾生有不同根性,須有不同法門予以引導,阿底峽尊者掌握完整道次第,是所有部派的頂巖,因此其被視為佛陀第二,如漢地的禪、淨、律、密各派的共主相同。

甲二、法殊勝:教法來源清淨,可以如阿底峽尊者一般成就無上菩提。

乙一、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佛陀所說一切法前後無違,毫無矛盾、衝突。

乙二、一切聖言現為教授殊勝:佛陀所說一切法,當下即可拿來修行。

乙三、易於獲得聖者密意殊勝:得到佛陀的用心和本懷,對法的領悟得以準確

乙四、極大罪行自趣消滅殊勝:謗法罪的重大過失可以避免或懺除

  • 從甲一、甲二之人殊勝、法殊勝,得以證成其為黃金
  • 進一步引申,之前師父示寂前,拉諦仁波切探望師父時,師父曾說現在很多大德來漢地弘揚宗大師教法,但師父進而說「我和他們唯一不一樣的是,我是漢人。」
  • 現在願意學習宗大師教法的人越來越多,因為師父融合漢藏,將大師教法一點一滴帶進漢地。
  • 在全廣第二輪中,上師提到「在很多年前,師父開始不管走到哪裡都帶著《菩提道次第廣論》,他自己學習,然後又開始給大家講《廣論》,開始講了很多次,講到後來都剩下師父一個人。所以到底如何把《菩提道次第廣論》這樣一本精彩的佛教論著介紹給我們這些漢人,實際上是很有難度的。雖然很多年前尊法師就已經把它翻譯過來了,所以我們是用漢語學的,但是剛開始看到《菩提道次第廣論》的時候,大家可能覺得這是一部深奧的佛教撰著,可能要花下血本的時間才能夠學懂,通常都怖畏它的深度和學習時間的長度,所以大家都學著學著就沒有心力了」但由於師父善巧的引導,在漢地越來越多人願意學習。此外,師父的講授漸次深入人心,可以從以下實例證成:「成年人出家不容易,讓小孩出家更不容易;師父讓很多人願意讓小孩出家,成為現在僧團的基礎」。
  • 雖然宗大師明白的開示,教法建立的根基是「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識」,法師表示,在尚未見到上師之前,上述宗大師的教言「言者諄諄,聽者藐藐」;一直到遇到上師之後,才豁然領悟,讓教法在內心升起。法師進而說明,上師的恩德在讓我們「體會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識」。
  • 此外,依止法在漢地已失傳甚久,一般我們所說尊師重道和依止實際的內涵有很大的差異;依止法的內涵是指要能「視師如佛,不觀師長過失,作凡庸想。」
  • 104任赤仁波切在今年於湖山分院主持祈願法會時,一直讚歎僧團的成就,表示祈願法會的儀軌,已由僧團完成承繼。對此,上師曾經教誡法師「不要等到師長來到僧團不斷讚歎僧團時,才覺得自己的環境很好」,要在日常即可以體會所處環境的殊勝。
  • 從因地觀察,學習的環境很珍貴,因此要堅持在廣論班中學習
  • 聽了師父、上師的話好好在研討班學習,這個資糧於自己的修行而言是很重要的。

上述即在證成現在我們所值遇殊勝的學習機會即是「黃金」

  • 法華經「提婆達多品」中提到,佛陀過去身為國王之身時,為求妙法蓮華經,願意千年委身提婆達多之奴隸, 只求一法。佛因為善知識提婆達多而成了佛,也得妙法蓮華經之大法。
  • 法師提到僧團的學習環境很好,但因為同修都已棄捨世間的義利,因此,見解更為強烈,同行間常很不好對應,因此必須慢慢依法調伏自己,形成和合的力量。其因在於「佛法二寶,賴僧弘傳,僧寶所成,無戒不立。」此處法師所指的喻為:真心求法的心,會有好的果報與加持。因為,對於眾生的祈求,佛菩薩沒有不聽見、也沒有不予加持的;只會因眾生的業障未盡,而無法感知。
  • 對此,法師舉常啼菩薩為例:「常啼菩灑為求般若波羅密多,不惜犧牲生命;可是他不知道要到何處求法?由於他心意堅真,忽然感召虛空有聲音對他說:『咄!!善男子!你要修學般若法門嗎?從此向東方走去便可滿你所願。不過,你要注意啊!當你在路上走的時候,要不辭疲倦,莫念睡眠,莫思飲食,莫想晝夜,莫恐寒熱;於內外法,心莫散亂,不得左右顧視,前觀後望;不破威儀,不壞身相,不動色受想識,遠離一切名聞利養………….』常啼菩薩驚喜交集的向空中感動的說:『弟子當依教奉行,為一切眾生普作舟航,求諸佛法。』」常啼菩薩依照化佛所教,向東走去。走了許久,他忽然停下來不走了;因為他想起向東走到什麼地方?好遠的路?以及向什麼人求法呢?常啼菩薩想到這裡,茫茫然得不禁仰天啼泣起來,一連哭泣了七天七夜(常啼名號也由之而來),忽然有一尊化佛現身到他面前,用讚許和勉勵的口吻對他說:『善男子!過去諸佛如來行菩薩道時,精誠求法的精神,也是和你一樣的。來!我指引你求法之路;從此向東有一國名妙香,其國沒有國王,人民的精神領導者,就是善說般若的法涌菩薩。經常有無量諸天大眾前去聞法,大眾聞法以後,於無上道永不退轉。善男子,你求法若渴思飲,趕快向東方妙香城去吧!』常啼菩薩聆聽化佛指示,踴躍歡喜,當下忽然入了無量殊勝三昧,定中看見十方無量數諸佛如來,正為諸菩薩大眾宣說般若。常啼菩薩心生歡喜,得未曾有。良久,方從三摩定中起來,於是,他馬上前往妙香城去謁見法涌菩薩。

Q:上師開示「沒有清淨的依據就照著學,來世的善趣身都沒有了。」其義是是因為謗法嗎?

法師開示:

  • 謗法其為最主要的原因沒錯,因為清淨傳承的法,是質正量圓次第無誤的,而當尚未學到佛法的全部,但如能跟隨有清淨傳承的師長,就如同瞎子碰到明眼人,因為善知識有完整的認識,因此可以得到清淨傳承的法。
  • 有關過失最主要指的是謗法罪,廣論出處於P11 L4 「若未獲得如是知解,於一種法獲得一份相似決定 (瞎子摸象),便謗諸餘。特於上乘若得發起一似勝解,如其次第遂謗棄捨下乘法藏諸度彼岸,即於咒中亦當謗捨下三部等,則當集成極相係屬,甚易生起,尤重異熟,毀謗正法深厚業障。甚中根據至下當說。」另有關謗法罪的內容,請參閱廣論廣論P14,15
  • 有關謗法罪,法師提到只要「一個念頭,即可成謗法」,因此,依止清淨傳承師長很重要,避以免上述過失。

此外,從修行上,法師有以下開示

  • 在修定傳規中,修行人可以在過往曾有聖者修定處修,但在上個月的進度中,上師曾提及仁波切語重心長的提到「不知有沒有得到修定的教授?」
  • 宗大師抉擇得很清楚,如果沒有修定教授,是無法理解是否是昏沈或掉舉,如果臨終才了解到修錯了,其憂惱之心,極易引往惡趣。
  • 外道修定,以為已經修定,甚至到了非想非非想處定,才發覺沒有解脫,並在定中起大瞔心,迫使其直接墮落地獄。
  • 如果沒有清淨教授,很多喜歡修定的人,即便定修成後,之後修行之路會很辛苦。因為其不理解,修行之道要有深刻的思惟,如果只定在一點不要動而習慣不思惟,就我們理解佛法之特色,在於思惟,並且必須「最極周遍觀察思惟」,如果習慣不思惟極易成鈍根,其因在於沒有思惟的習慣,會讓腦子動不起來。
  • 「定」中感受很容易擴大,很容易執著、相信感受,讓修行容易走上錯路

法師最後收攝,上師提到當師父看著宗大師及諸佛菩薩,至誠至敬如同小嬰兒、一朵花一般,是我們忘塵莫及的。過往在迎慈尊法會上,師父看彌勒菩薩的眼神,也如同上師所描述的一般。此外,上師及其他師長端視諸佛菩薩時,其神情也和師父相同。

法師提到為何師父、上師、其他的師長對諸佛菩薩如此至誠至敬?主要在於師長深入經藏,獲致空正見後,真切地理解到「一切法的真正本質是無自性」,而只有佛陀宣說無自性的真理,因此,對佛菩薩才會有至誠至敬的依止。

法師舉宗大師「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中,護國請問經提到:「空性寂靜無生理,眾生未解故漂沒,悲尊以多百方便,及百正理令彼悟」,亦即顯明諸佛菩薩的智慧與慈悲,希望眾生不要在輪迴裡漂泊,終能直取空正見。

以上,敬請參酌。

You Might Also Like

No Comments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探索更多來自 22增991幸福田學習樂園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