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增991幸福田學習樂園
每周課摘

20210616 暇滿(三)

2021-06-17

20210616 暇滿(三)

  • 讓師父帶領我們把心安住,學習廣論這本珍寶

經典本身就是最佳修行指導

全廣II 33406:11- 07:41    #1 P140-LL2 

  • 經典不是拿著好看,是要變成我的正思惟、正精進
  • 其他經論也都好,但先把總綱學好

師父的叮嚀

  • 用佛經告訴我們的重點來破除內心上的執著。 
  • 善知識透過很多的說法,讓我們認識到經典的重要性、它的作用是什麼。
  • 所有的佛經祖語,都是眼前最好的指導,能夠破除、能夠淨化我們的煩惱的! 》是現在不是未來,可以聽聞隨轉

》》一切聖言現為教授

  • 和我的心有距離,重點是要把自己和師長的頻道調到相接的頻道

〈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發心,是現在最用心的銓釋,跟著佛陀一起學

禮佛

三稱本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大乘皈依發心( 三遍)

諸佛正法賢聖三寶尊

從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聞法諸資糧

為利有情故願大覺成

密集嘛 (咒王)

米咩杰位得遷尖瑞錫(無緣大悲寶庫觀世音)
集咩堪北汪波蔣悲揚(無垢大智湧泉妙吉祥)
都繃麻呂炯杰桑威達(摧伏魔軍無餘秘密主)
崗尖客北竹尖宗喀巴(雪頂智巖善巧宗喀巴)
洛桑札北霞喇受哇得(善慧名稱足下作白啟)

(共唱三次)

禮佛

三稱本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大乘皈依發心( 三遍)

諸佛正法賢聖三寶尊

從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聞法諸資糧

為利有情故願大覺成

密集嘛 (咒王)

米咩杰位得遷尖瑞錫(無緣大悲寶庫觀世音)
集咩堪北汪波蔣悲揚(無垢大智湧泉妙吉祥)
都繃麻呂炯杰桑威達(摧伏魔軍無餘秘密主)
崗尖客北竹尖宗喀巴(雪頂智巖善巧宗喀巴)
洛桑札北霞喇受哇得(善慧名稱足下作白啟)

(共唱三次)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南無姑如曼殊廓喀耶(梵語)

敬禮尊重妙音(漢譯)

俱胝圓滿妙善所生身 成滿無邊眾生希願語

如實觀見無餘所知意 於是釋迦尊主稽首禮

是無等師最勝子 荷佛一切事業擔
現化遊戲無量土 禮阿逸多及妙音

如極難量勝者教 造釋密意贍部嚴
名稱遍揚於三地 我禮龍猛無著足

攝二大車善傳流 深見廣行無錯謬
圓滿道心教授藏 敬禮持彼燃燈智

遍視無央佛語目 賢種趣脫最勝階
悲動方便善開顯 敬禮此諸善知識

今勤瑜伽多寡聞 廣聞不善於修要
觀視佛語多片眼 復乏理辯教義力

故離智者歡喜道 圓滿教要勝教授
見已釋此大車道 故我心意遍勇喜

諸有偏執暗未覆 具辨善惡妙慧力
欲令暇身不唐捐 諸具善者專勵聽

此中總攝一切佛語扼要,遍攝龍猛、無著二大車之道軌。往趣一切種智地位勝士法範,三種士夫,一切行持所有次第無所缺少。依菩提道次第門中,導具善者趣佛地理,是謂此中所詮諸法

讚頌「文殊讚雲海」

  • 期待自己有甚深智慧,可以幫助自他增上

温故知新

這是個爬坡,爬坡是不輕鬆的;掉下去很輕鬆,但是也沒命了。

全廣二 265講   03:41- 04:39

  • 我們在大考前能否現起師長智慧,不會只陷在小苦、小樂
  • 願力會化成行動,要串習大菩提心以成就佛果
  • 目前還做不到,為了離苦得樂,要利他,從利他中增長智慧,就是自利
  • 目前在道前基礎,要把基礎打好,就可以建101大樓
  • 從聽、到學習如何學習
  • 跟隨善知識聽聞,進而修習,因有暇滿才能學習,再進入無限生命的道總建立,一步一步往上,從共下、共中到上士道,只上不下,一生比一生更好
  • 成佛之道,沒有師法友不可能,根本是「親近」善知識,走師長教的路,而不是自己的
  • 閒暇: 離八無暇
  • 十圓滿:五自圓滿、五他圓滿
  • 依仁波切,有十圓滿一定會離開八無暇,但有八無暇,不一定有十圓滿

回家功課

  • 第二思惟暇滿利大。(廣論 P 60LL3)
  • 是故應當作是思惟,我今獲得如是妙身,何故令其空無果利。(廣論 P 61L7-L8)

1.師父說這兩句中那兩個字「重要呀」!思惟

2.師父為什麼說豬及螞蟻是善知識?   

(手抄#4 P 205-208) (手抄#4 P 214-215)

師父開示

第二 思惟暇滿利大者

  • 廣論: P60LL3
  • 音檔: 30B  11:32 – 12:44

            所以在這個地方, …..

  • 手抄: #4 P207L9- P208 L2   (P207LL5- P208L5)

        所以在這地方,「思惟」兩個字你要好好地去 ……思惟的結果呢?真正你能夠如法了解。所以我們常常說「回光返照」,什麼叫回光返照啊?平常你一定照外面,錯啦!這個裡邊是一片黑暗,把這個光明照到裡邊來,這個叫內明啊!你照到裡邊,裡邊清楚了,啊!沒有錯,這麼髒!你才能有機會洗得乾淨。是!你不懂的要靠善知識,懂得以後靠你,怎麼辦?就這個。關鍵在這裡啦![12:09]

        所以「思惟」兩個字不要輕輕放過,思惟的方向尤其不能弄錯,尤其不能弄錯!平常我們思惟的方向,如果弄得不對,聽的時候就聽:「哎呀!這個法講得真沒錯!你看某人就是犯這個毛病!哪一個人就是這麼不對!」你聽聽越聽越起勁,所以下了課你就告訴他:「你看,我說你一點都沒錯吧!你看那書本上就是那麼說的。」啊,我的天啊!佛法不是這樣的,這我們要了解內明的特質。

  • 思惟很重要,比對師長所說和自己所想,要思惟為何距離如此之大?如何用師長思惟取代自己的?
  • 自己齜牙裂嘴,要靠別人和顏悅目,怎麼可能?要自己內緣先具,外緣才會齊。思惟的方向不要弄錯,走自己老路

科判表五

甲四  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

     乙一   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

     乙二   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是「已經親近」,要檢查是否成為自己道的根本

          丙一  於有暇身勸取心要

          丙二  如何攝取心要之理

廣論原文(P60LL3-P60LL4)

第二思惟暇滿利大者,~ 。

先辨識閒暇圓滿,再進入暇滿義大

殊勝依身不當行同畜生

此所依身能辦現前究竟義故,雖天人亦願之者

其為勝暇滿身之理者

作意以上諸所緣境,而修發起求取心要之行相者

結合先輩上師行傳,而明修如是相,應生何等覺受者

另說劣慧者修持之理者

作意如是修法行相之理及欲受取心要者

第二思惟暇滿利大者。(一、殊勝依身不當行同畜生)為欲引發畢竟樂故,若未清淨修習正法,僅為命存以來引樂除苦而劬勞者,旁生亦有,故雖生善趣,等同旁生。《弟子書》云,「猶如象兒為貪著,深阱邊生數口草,欲得無成墮險阬,願現世樂亦如是。」         

第二思惟暇滿意義重大。(一、殊勝所依身不應行同畜生)如果不是為了成辦畢竟的安樂而修行清淨正法,只是辛勤於成辦死亡到來以前的安樂與消除痛苦,畜生也能辦到,因此縱然投生善趣,卻等同畜生。 《弟子書》言:「如同小象貪戀生長在深阱洞邊的幾口青草,無所獲得卻落入深坑內,追求今生的安樂也與此相同。」

祖師傳 月官論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lt8yan3wj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8xmTX7ZAeI

(二、殊勝依身不當行同畜生)總之修行如是正法,特若修行大乘道者,任隨一身不為完具,須得如前所說之身。如《弟子書》云,「善逝道依將成導眾生,廣大心力人所獲得者,此道非天龍得非非天,妙翅持明似人腹行得。」《入胎經》亦云,「雖生人中,亦具如是無邊眾苦,然是勝處,經俱胝劫亦難獲得。諸天臨沒時,諸餘天云,願汝生於安樂趣中,其樂趣者即是人趣。」諸天亦於此身為願處故。

(二、此所依身能夠成辦階段性及究竟的利益,所以天人也心懷希願)總體而言,要修行如此正法,特別是修行大乘道,並非任何所依身都能勝任,所以必須獲得上述的所依身。 《弟子書》中提到:「由人所能獲得的所依,將引導眾生強大心力的道,並非天龍所能獲得,也不是非天、大鵬鳥、持明、似人、大蟒神所能獲得。」

《入胎經》說:「雖然投生為人有如此無邊眾苦,卻是最勝妙的依處,從使歷經千萬劫也難以獲得。諸天在臨命終時,其他天眾會祝願說:『希望你能投生安樂趣。』所指的安樂趣就是人道。」天眾也以此所依身作為希願處。

非天:阿修羅

妙翅:金翅鳥、大鵬鳥。以龍為食物的一種巨鳥。

持明:此處指人以外的仙人、精靈等。似人:緊那羅,又名人非人。化為人形,與人相似,故名似人。另有一說是一種馬頭人身、歌聲悅耳的有情。還有一說,長得很像人類又非常好看的畜生名為似人。腹行:大蟒神 

 (三、其為勝暇滿身之理者)又有欲天,昔人世時,由其修道習氣深厚,堪為新證見諦之身,然上界身,則定無新得聖道者。如前所說,欲天亦多成無暇處,故於最初修道之身,人為第一。此復俱盧洲人,不堪為諸律儀所依,故讚三洲之身,其中尤以瞻部洲身,為所稱歎。

 (三、是最勝妙暇滿身的理由)另外,雖然也有部份的欲界天人,由於往昔生為人時修道習氣深厚,因此能作為最初見諦之身;但在上界,則不可能獲得聖道。而大多數的欲界天眾,也如前述是無暇之處,所以最初修道之身,以人為最殊勝。另外,北俱盧洲人不堪為戒律的所依,所以推崇其他三洲的人身,其中尤隕讚歎贍部洲的人身。

。 

(四、作意以上諸所緣境,而修發起求取心要之行相者)是故應當作是思惟,我今獲得如是妙身,何故令其空無果利。我若令此空無利者,更有何事較此自欺,較此愚蒙,而為重大。曾數馳奔諸惡趣等無暇險處,一次得脫,此若空耗仍還彼處者,我似無心,如被明咒之所蒙蔽 ,由此等門應數數修。如聖勇云,「得何能下種,度生死彼岸,妙菩提勝種,勝於如意珠,功德流諸人,誰令此無果。」《入行論》亦云,「得如是暇已,我若不修善,無餘欺過此,亦無過此愚。若我解是義,愚故仍退屈,至臨命終時,當起大憂惱。若難忍獄火,常燒我身者,粗猛惡作火,定當燒我心。難得利益地,由何偶獲得,若我如有知,仍被引入獄,如受咒所蒙,我於此無心,何蒙我未知,我心有何物。」 

(四、作意上述所緣境,生起想取心要的修持行相)所以應當思惟:「獲得如此善妙的所依身,我為何使之全無成果?如果任其無義,還有什麼自欺、愚癡比這個更為嚴重?曾經多次奔馳在惡趣等眾多無暇處的險關,偶然一次得以逃脫,如果任其無義,又返回到那些處境,就像被咒術矇蔽一樣,喪失神志的人。 」

應從這些角度一再修持。就如聖勇菩薩說:「獲得什麼,便能播下渡越輪迴到彼岸的種子?無上妙菩提的最勝種力 ,造勝如意寶珠的功德流所依的人們,有誰會令此生所依身空度無果?」 《入菩薩行論》也提到:「獲得了如此閒暇,若我不修善,沒有其他較此更為欺誑,也沒有比此更為愚蠢。假若我已明白此理,此後卻因愚昧而退縮 ,當大限來臨之時,將起極大憂惱。如果難忍的地獄烈火長焚燒我的身軀,那麼熾燃猛烈的悔恨之火必然熱惱逼心。極為難得有利之地 ,何其幸運偶然獲得! 如果我明明還有理智,之後竟仍被牽 引入地獄 ,就像遭到咒術迷惑,我在此完全淪喪自心! 就連被什麼蒙蔽,我竟然都不知曉,究竟我心有何物?」

聖勇:即是馬鳴菩薩

停一下,想一想

師父開示:「隨喜功德無限大」「慢」的行相就是「得少為足」

討論題

隨喜功德無限大,如何不「得少為足」?

(如何讓自己在隨喜自他的當下,防黑熊且不生慢心呢? )

同學分享:

  • 我們很容易起慢心,心裡沒有把他人功德思惟清楚,自己的意樂有慢心,功德會有折扣
  • 進團體後,真心讚歎,覺得這些人是菩薩、很了不起
  • 隨喜功德無限大,大家應該清楚。光講隨喜,可能是得少為足,有沒有心嚮往之?
  • 隨喜功德,原本不清楚。現在知道是希望自己也可以做到
  • 把自己的姿態放低,隨喜、回向把範圍擴大
  • 把隨喜當形式放在口中就是浪費,是得少為足
  • 回向時,回向親戚、朋友,應回向一切有情/ 疫情中受苦者,把範圍放大。先利他再自利
  • 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師父有提淨罪集資,自己也每天做功課。先生現在每天都有頌三十五佛懺。每天會跟孩子講自己有頌般若經,孩子會跟自己隨喜
  • 有時隨喜像口號,要體會隨喜並不簡單。大家對自己比較貪欲、比較不滿足,但別人對自己一點施捨、關懷,就會很滿足、高興。隨喜把位置對調,對自己成長會很有幫助
  • 隨喜除了嘴巴,也要如對方一樣做到。真的隨喜不得少為足,隨喜要希望自己做到跟他一樣。我願如是
  • 自己很容易隨喜他人,如A做了很好的事,大家很讚歎、認同、效法,影響到五到十人。自己就受影響。自己也做了好的行為。又影響到周圍的人。每個人都去影響周圍的人。從A可以擴及更多的人,如漣漪越來越擴大

班長:

  • 做事是浮浮泛泛就是慢心
  • 在瓊鈴身上看到隨喜丞莛,自己也一樣要做到,兩人都功德無量

問題敘述:

在全廣258講,恩師開示《般若經》,談到隨喜功德。憶起師父早年的開示:「隨喜功德無限大」,恩師引用並解釋《般若經》這段,均讓弟子對於「隨喜」心生歡喜。 

只是,弟子還是有個疑問,常常會覺得自己智慧不足,對於「隨喜」二字,有時也會與「得少為足」,感到錯解。師父曾說:「慢」的行相就是「得少為足」,老師也曾說「種玉米歸種玉米,防黑熊歸防黑熊」。 

對於這兩種心行相為何,如何讓自己在隨喜自他的當下,怎樣防黑熊而能夠不生慢心呢? 

老師答問:

這是這個廣論同學的問題,我試著回答一下。 

不知道你是不是一個很容易感恩和滿足的人?對於物質、對於別人的給予能夠滿足和感恩是非常好的,但是對於自己修證的功德,不要得少為足。 

如果真正隨喜了自他,怎樣防止得少為足呢?為什麼我們會隨喜自他,是佛菩薩、師長教的。所以,隨喜之後,要落在感恩佛菩薩、師長的心態中,不要落在得少為足的心態中即可,這樣算防黑熊了嗎? 

注意!前者是隨喜之後感恩佛菩薩、師長,後者是覺得自己有點了不起。這兩種的差別是滿大的。 

你能這樣用心地修行來抉擇自己內心的取捨,真的很隨喜你!我們所言所行的一切美好,也真的是「萬善根本從師出」。 

加油!學習! 

另外,還想問你一個問題,如果隨喜宗大師證悟空性的功德,你怎樣生滿足想呢?這樣就滿足了嗎?我們歡喜那些偉大的修行,正是我們前行的目標和方向,怎可成為停在此處的理由呢?那是前方的燈,我們要邁步向前。前方的燈和你的腳下,你會更滿足於腳下嗎?志向!志向! 

一起來熟悉宗大師的智慧之語

每週一句 06/10 – 06/16:

【五自圓滿者,如云,「人,生中,根具,業未倒,信處。」】( 廣論P60 L1)

每週一句 06/17 – 06/23:

【 「暇滿人身寶,難得而易失,得已應善修,莫令空無果。」 】( #4 P224 L4,P282 L1)P224L5,P281LL2-LL1

 淨行品第二十偈

「自歸於佛,當願眾生,紹隆佛種,發無上意。」

宣化上人開示

自歸於佛:這三皈依很要緊,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三寶,是非常重要的!你誦持〈楞嚴咒〉、〈大悲咒〉,一開始這麼說皈依十方無盡無盡三寶,這十方諸佛都來護念你。所以我們天天在寺院裏頭要三皈依

。這是很要緊的。出家比丘都應該常常受持三皈、嚴淨毗尼的,所以說自皈依佛,當願眾生,

紹隆佛種:就是令佛的種子繼續不斷,接接連連,很興隆的。我接接連連令佛種永遠都不斷,這叫紹隆佛種。

發無上意:也就是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廣論原文(P62L1-LL2)

敦巴亦謂慬哦 瓦云,~ 發起攝取心要欲樂。

(五、結合先輩上師行傳,而明修如是相,應生何等覺受者)敦巴亦謂慬哦瓦云,「憶念已得暇滿人身乎。」慬哦亦於每次修時,必誦一遍《入中論》頌中,「若時自在轉順住,設不於此自任持,墮險成他自在轉,後以何事從彼出。」而為心要, 應如是學。

(五、結合先輩上師的行誼,說明修持這樣的行相,應生起什麼覺受)善知識敦巴尊者也對慬哦瓦大師說:「憶念已獲得暇滿人身了嗎?」慬哦瓦大師也是在每一次修法前,都會先唸誦一遍《入中論》所說:「當還能夠自主自在地處於順遂因緣的階段,在此時若不能把持自己,之後墮落險崖,為他力所操控時,還能用什麼從中拯救出來呢?」然後才開始修法。我們也應該這麼做。

而為心要: 藏文直譯為「然後開始修行」

(六、另說劣慧修持者之理者)如其觀待畢竟義大,如是觀待現時亦然。謂增上生中,自身受用眷屬圓滿之因,布施持戒及忍辱等,若以此身易能成辦,此諸道理亦應思惟。如是觀待若增上生,若決定勝,義大之身,若不晝夜殷勤勵力此二之因,而令失壞,如至寶洲空手而返,後世亦當匱乏安樂,莫得暇身。若不得此,眾苦續生,更有何事較此欺誑,應勤思惟。如聖勇云,「若眾善富人,由無量劫得,愚故於此身,未略集福藏,彼等趣他世,難忍憂惱室,如商至寶洲,空手返自家,無十善業道,後亦不能得,不得人唯苦,如何能受樂,他欺無過此,無過此大愚。」 

(六、另外說明慧力淺者的修持方法) 也應當思惟: 暇滿對究竟目標-成佛(究竟決定勝)而言意義重大,對於現前階段的利樂成辦(現前增上生)也是意義非常重大;因為以此所依身,能夠輕易成辦圓滿增上生的身軀、受用,以及眷屬之因-布施、持戒、忍辱等。應該思惟 :如此觀待增上生及決定勝都意義重大的所依身,如果不日夜致力於增上生與決定勝二者之因,任其虛擲,

就像是到了寶州卻空手而返,未來也將缺乏安樂,無法獲得閒暇身;如不能獲得閒暇身,痛苦將接連出生,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加欺誑?如同聖勇菩薩說:「如果有人往昔歷經無數劫累積福德,而今獲得富 有眾善的人趣身,今生卻因為愚昧於取捨,絲毫沒有累積能夠利益後世的福德寶藏,那些人未來世將生於痛苦難忍之處,進入憂惱之室。比如商人來到寶洲,竟然空手返回自家。沒有十善業道,則將來也無法再次獲得人身,不能獲得人趣,又怎能享有安樂?只有全然痛苦,所以在走向來生之際,沒有比這個更加欺誑,也沒有比這個更大的愚癡。」

( 七、作意如是修法行相之理及欲受取心要者)如是思後,當發極大取心要欲。如《入行論》云,「與此工價 已,令今作我利,於此無恩利,不應與一切。」又云,「由依 人身筏,當度大苦流,此筏後難得,愚莫時中眠。」又如博朵 瓦《喻法》中云,「蟲禮騎野馬,藏魚梅烏食。」應如是思, 發起攝取心要欲樂。

(七、作意此修法行相的方法,以及想要受取心要)在如此思惟,最後也應當生起受取心要的強大欲求,如《入菩薩行論》所說:「既已支付它(指人身)薪酬,便要命令此身為自己做有益的事情,假如對我們沒有幫助,便不應該施予它任何東西。」又說:「憑藉人身船能夠渡越大苦流,這樣的船隻以後難以再得,愚者呀!切莫在這樣的時光中昏睡!」

博朵瓦大師的《喻法珍寶聚》中也提到:「寶貴人身難得,比長年住在地底的蟲子探頭出來禮佛還難; 比瘸子騎野馬還難。它的珍貴難得,就像後藏人吃魚, 吃撐了 卻硬是掐住脖子捨不得吐出來;也像藏人小孩子捨不得吃糌粑, 藏在背後卻被狗吃掉,而嚎啕大哭一樣,那種不捨、珍惜的心理 。」應思維這些經文的意義,生起受取心要的欲求。

  • 真的有覺得人身難得
  • 愚莫時中眠,「眠」指的是無明

回家功課

每天早上起床時

1.效學祖師大德自問:

「憶念已得暇滿人身乎?」

(手抄#4 P 224)  

2.效學師長殷重晨起發願

我們的內心正在上演什麼劇本

全廣II 30502:55- 04:10

我們必須要透過什麼?向內觀察。用正知去觀察,用觀察力向內心看,用這種方式了解我們的心正在上演一種什麼劇本 – 是暇滿人身的續篇,還是三惡趣?必須要知道它在往什麼地方導演,然後我們要及時地修正。如果是好的劇本,那就好好地演;如果是非常糟的、苦不堪言的那種劇本,就一定要把它改寫,絕對不能變成悲劇!

我們今天一起學習了什麼?

  • 經典本身是最佳修行指導
  • 學習文殊讚雲海,是宗大師讚歎宗大師的身語意
  • 十圓滿,離八無暇
  • 思惟暇滿義大
  • 隨喜功德,勿得少為足。我願如是,見賢思齊

回向

願此殊勝功德

回向法界有情

淨除一切罪障

共成無上菩提

宗大師回向文
生生由勝宗喀巴   
為作大乘知識力
願於佛讚善穩道   
雖剎那頃不暫捨    讚嘆傳承師長

我之師長宗喀巴
或居兜率或極樂
任住何處勝淨土
我等願生眷屬首    皈依宗大師

初務廣大求多聞
中現經教皆教授
後盡日夜遍薰修
為宏聖教遍迴向    聞思修學

至尊師長壽堅固
潔淨事業遍十方
善慧教法如明燈 

常破三界眾生闇    祈願

You Might Also Like

No Comments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探索更多來自 22增991幸福田學習樂園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