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增991幸福田學習樂園
每周課摘

20210317 如偉法師關懷

2021-03-17

20210317 如偉法師關懷

  • 大家能堅持上課並不容易,因為一般商人會好好計算投報率,如晚上犧牲晚上時間來上課,是否值得?法師自己晚上來開示, 9點多回鳯山寺,也會覺得是否值得?
  • 為何值得?因為學佛是最值得的投資
  • 對事情認知不同,採取的行動就不同。學習佛法讓自己的價值觀,朝向佛、朝向正確的角度,因為佛陀是正量士夫。正量如像量杯一樣、長度則用尺量,指看事情角度。我們不是正量士夫,我們是非量士夫
  • 師父用橡皮筋來形容,我們看事情、因心情,事情狀態等而不同。如覺得老婆沒當初漂亮,是她變了?其實是兩個都變了
  • 學佛的價值在於正確離苦得樂
  • 所有有情都在追求快樂,如何正確離苦得樂?要學佛,才能正確得到快樂
  • 理論上應越學越快樂,如此學習越有價值
  • 要棄捨對金錢的看法,衡量的不只是金錢。當年紀大一點,衡量的標準為何?我們的尺度會變
  • 要思惟為何我的標準是對的?我們有認識到問題,有認識才會學習,從聽聞軌理開始
  • 法師一來覺得裝潢變了,因為以為來到十一樓,其實是自己忘了
  • 師父說,真相是看不見的,我們相信嗎?廣海明月57講,老師說師父說真相看不見,我們能接受?師父舉空氣為例,我們認為空氣存在,但看不到。
  • 不一定感覺存在,事實上就存在。老師說存在因感覺。有些東西不存在,但因為感覺而認為存在。如對治我執這不存在的東西,用空正見看清楚,可以痛苦解決
  • 見解調整對了,可離苦得樂,過程中要付出辛苦
  • 我們在錯誤見解上有太多習慣,自然覺得對方不對,而自己是正確的
  • 法師是團體對外勸募「福智傳心執行長」。傳心委員在廣論學員中,上線者大約一千人,明天有如亨法師的起信津梁,會介紹宗大師的上師九二高齡,當時宗大師二十歲。上師介紹仁達瓦給宗大師。仁達瓦和宗大師久遠劫前便發願要一起弘揚教法。「起信津梁」如亨法師上的很生動活潑
  • 師父用修行經驗,如念佛、參禪,最後抉擇格魯派,有其深意
  • 法師會讓大家看一些影片,今天且稱廣論電影院
  • 2006年預科班招生,2008再招,之後2012 、2015,每兩三年招一批預科班。先看2018預科班同學的小小總結
  • 從不同階段預科班,可以了解僧團的學制,這是福智僧團的精華
  • 居佛營時,乙班性宣法師,幫同學上了心類學
  • 大家知道為什麼學廣論?真正的原因?答案應該是:不知道
  • 師父問大家為何學廣論?只有盧總回:不知道
  • 法師1997年出家,當初跟父親講,在出家前兩天。父親說學科學的法師一點都不科學,怎麼在鳯山寺待三個月就要出家?通常也要各道場都要待一下再決定。但法師對師父有感覺,說不上為什麼
  • 同學們進入僧團,自己也不清楚為什麼。我們生命有很多不知為什麼,但沿著以前或者是規劃,再次走向軌跡
  • 有人覺得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但師父說可以糊里糊塗的來,不能糊里糊塗的
  • 有時跟結婚不知為何相同
  • 此生很舒服,來生如何規劃一樣的路?做的更好?
  • 有人不知要留在僧團或在世間,但學佛後要知道為何
  • 183 是 2018年進團體,分為181 / 182 / 183 。以年紀區分, 183 年紀比較小
  • 預科班有很多,依學制規劃,先在湖山有基礎教育,再到P島深造
  • 為何去P島?緣起我們看不清楚。一開始因老師來台有困難,也不能等老師來台,所以換由僧團到P島跟老師學習。其他因緣很多,如兩岸關係等。團體在奇妙的位置,如學藏系佛法,要考慮很多因素,不能只有月稱光明寺,因雞蛋不都放在同一籃子裡
  • 師父說僧才培養,如 深山裡的木頭才長得大,像特富野。要是很好的環境才能培養。僧才過去P島前要做培訓
  • 讓大家看「啟程」2019, 其中有 12 、15屆的同學,這是僧人進入僧團經過的學習歷程,其中有淨遠、如證和尚為他們的提升
  • 2020年做了總結 「猛回頭」,告別十年、告別父母。有位母親把兩個小孩留在僧團,覺得這是自己最放心的
  • 2020 猛回頭等,是僧團很多幕中的一幕而已
  • 目前疫情在台灣算是輕的。但國外並不是如此樂觀。疫情時,老師對四個僧團說了心願,要一個僧眾都不能得新冠肺炎。長達八個月以上嚴陣以待
  • 消毒Let’s go,僧團分倉分流,各單位分開、互不往來,辯論時用視訊
  • 消毒要消什麼毒?消外面?還是消內心的毒
  • 透過消毒,體會堅持、和合、辛苦但是值得
  • 時間超八個月還沒有解禁,這是僧團超前佈署。在食物上,之前進馬鈴薯儲存糧食,每天吃土豆,沒有飯吃
  • 僧團包含尼眾法師總結的特點是作師所喜
  • 師長在僧眾內心,是動力泉源,是內心的力量,才能堅持走修行的路
  • 影片呈現不是全面,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路,不論大學畢業的法師或小中進入預科班,有人不想繼續走,可以回世間過自己的生命
  • 進僧團,不定要持續走,不像當兵,是自己自由的。有人出去,也走的不錯。最近見一位媽媽,她兩個小孩進僧團又出來,現在也過得不錯,在學校當助教
  • 生命可以有很多選擇。從廣論的角度,下中上士,是心必經的諣程。當然出離心以出家身是最好的方式,但不是身出家,心才能出家。所謂遠離行,是遠離煩惱和小乘作意,不是穿䘫裟、頭剃掉
  • 老師是聖義僧,不是外相而是內心功德
  • 有菩薩示現受用五欲,內心對其視為糞土
  • 清嶺師、清實師出家前是曾玉芬師姐的先生和兒子,清實師已經背完整本廣論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K9Q9CbhQJA&t=14s

Q:自己不會問題,如何問對問題?

A:

  • 如何問對問題?
  • 老師在提升營裡曾說,問題其實不是問題,答案其實也不是答案
  • 為何問題其實不是問題?問了問題,有了答案,但三個月後,問那天回答的問題如何?問的人回說我忘了,代表這個問題不是很重要,所以會忘記。回答的答案也忘了,因為答案沒有價值
  • 如果很在意這個問題、老師、師父的回答,應該很深刻,因為解決生命的問題
  • 那次提升營老師不回答問題,老師說你們自己討論為何問題其實不是問題?答案其實也不是答案?
  • 什麼是適當的問題?提出問題背後的想法,才是問題。如:現在法師在,機會難得,但怕問不好沒面子,這個才是問題
  • 真正的問題要找到,要突破並不容易。如學佛為何?
  • 要面對自己奇怪的心思去調整
  • 自心是道場
  • 自己不優秀,有什麼關係?如此才能找到問題並解決
  • 我們真的財產是時間。人走了,公司還在營運,代表公司不是自己的。什麼是自己的?只有時間,不是錢。另外,是健康。如有人躺在牀上,此時時間並沒有價值

Q:2018學習,也開始護持新班,18-20同學沒見過師父和上師。法師在上師身邊,對CEO班有什麼期望?

A:

  • 自己不是老師
  • 聽到老師說的,也不全然了解,要傳達老師想法有困難,只能揣摩
  • 之前傳心年會老師有開示,老師說花很多時間錄止觀,大家好好聽,這對CEO應該也不例外
  • 善知識出現在我們的生命,是要解決我們的苦樂,給我們法藥
  • 要堅持把廣論學好。學好止觀、廣論不能太差,還有全廣
  • 廣論學好,CEO班可以做什麼,應可以知道。
  • 如何可以團結在一起?如有位預科班12班提到和合。防疫如不團結和合很難做
  • 大家和合,老師應會很高興。星期二執事會,慈心勸請執事多些法師到台江公園灑淨,該地土地流失很快,要在這個公園種樹
  • 政府為何找慈心?因為有一群人,同一條心做出一些成果。CEO能和合一起做,有基礎、結合一群人
  • 如此請示,或許老師會給大家積聚資糧的機會

Q:學習過程中,心的定義為何?有心法色法,心在無限生命相續,資訊如何在無形中存納那麼多的量?即使五十一心所,但還是無法理解心,如何理解心?是老師止觀 說自力各自明了自心?

A:

  • 心:明而決之
  • 心無法記憶這麼多東西?這是另一個問題
  • 儲存功能在哪?
  • 如業:我喜歡這個
  • 小孩子想進僧團,或學音樂,這是業的力量,業的習慣
  • 業道和業。如走路走久了有慣性,叫業道
  • 想久了,思路自然會跑,是業的問題,業是心造的
  • 儲存功能的什麼?佛教中有很多探討,如宗義寶鬘,有討論業如何儲存
  • 可以解釋清楚業的功能或儲存,但重點在要造什麼樣的業?
  • 業存在,如何改變它,防止惡業造作,把這惡的力量減少或消除,才會提懺悔
  • 去了解不如去體驗它
  • 心有此能力,如記得前世,但如何開發?如體會佛法說的是真的,會更有信心

Q:學佛的價值是正確離苦得樂,凡人想的樂多苦少,法師心中也有很多苦嗎?

A:

  • 沒有苦就不會出家
  • 老師有沒有很多擔心?
  • 有同學希望老師不要憂悲苦惱,老師現在不在P島,想不想到台灣?想,但能走?不行
  • 這是否是老師要調整自己的地方?,老師學了法,讓自己的理, 讓心得到相對的寧靜。調伏能力,要看高度夠不夠
  • 如止觀的止,要停就停,如要跑跑不動、想停停不了 ,而止說停就停
  • 老師做讚頌,後面這首沒有前面的痕跡,這是調伏心馬的修行
  • 苦都有,但在心停多久?強度多強?苦也是相對的。如看到更苦的,就覺得自己還好。外境沒變,但只是看到別人更苦自己就覺得好一些。苦是自己想出來的
  • 用一個度量,如苦有一公斤,多的是自己想的,叫增益,或損減
  • 看到一個東西的真實面貌再加上喜歡或討厭,在物質加了或減了,這些是虛妄。看電影哭笑,但劇情是導演編的
  • 隨喜大家可以留在班上學習,很多人不是一下有感覺,要越品嘗越有味道
  • 能堅持繼續下去,最如師父說九條牛要拉你都拉不走

Q:要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如果意識念死無常,以為自己覺得還有一萬多天,但可能只有兩百天。似乎要抛下手上的工作,趕快學法或有意義的事;另一念頭是如果生命還有點長,現在抛下來沒有好好規劃,無法有好的財務保障,會不會走到一半而後悔?如此一直猶豫。想在工作中找到意義,是否該從此找到意義?或在生活中歷練而修行?如何做抉擇?

A:

  • 一個人對無常的體會,會展現在行為模式裡。這樣的問題可能是對無常體會並不深,因為覺得不確定,先照目前的感覺走
  • 無常要提,是要珍惜時間,不是要抛棄家人、未來。有些事不一定要做,如疫情前每個月去日本兩三次,是否改為一次,去做有意義的事,如幫別人
  • 能否把某些時間更有意義,如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
  • 對無常抓的不是很對,才會遊移
  • 要在做事情的動機上下手,動機對了,無常來了,有什麼關係?
  • 師父還在的話,一樣會堅持建立學制,不會因無常,自己跑去深山修行
  • 把事情看清楚,死了,來生繼續走
  • 但修行也不能太過,要有善知識引導,不要弄得不在乎面子等,該別人不歡喜,學成這樣,別人怎麼敢學廣論? 這樣也不是對的
  • 對很多法類,是我們自己想像的
  • 不要以為傳心是勸募,要把傳心當成學習資源
  • 傳心的學習很全面,以廣論為基礎,加上其他,如起信津梁、全廣、上師教誡、僧團近況等
  • 會有園區老師分享背書法,把靜慮第八品背完
  • 會有僧團不同面向的介紹
  • 會有夢蓮花 3/5 全球連線的後續迴響
  • 有台江、慈心的動態
  • 各事業體的狀況都會有,因為傳心很全面,每個單位要到傳心介紹

如何把握有意義的時間,包含認真回向,果報不可思議。用很短的時間,爭取未來有意義的時間

You Might Also Like

No Comments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探索更多來自 22增991幸福田學習樂園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