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增991幸福田學習樂園
每周課摘

20200603 講說軌理(二)

2020-06-03

20200603 講說軌理(二)

  • 很開心可以回到學堂學習
  • 在台灣很幸福、在團體很幸福
  • 班長的父親正在走最後一段路,有團體的關懷。再跟母親的溝通,母親也同意。要做善行,精進、用功、供養再回向
  • 面對生死問題,在團體會有人陪伴

我可以多快地離開痛苦得到快樂呢? 全廣2402’20” – 04’41”

  • 科判是成佛的地圖
  • 手抄稿是師父帶我們走的前導車,老師的全廣二是開車的金鑰匙
  • 面對工作生活,會有煩惱、苦痛,可以多快離開?

如果能夠主宰快和慢的話,誰願意走慢路?那麼為什麼不能夠主宰?是天生不能夠主宰,還是缺乏訓練?武林高手是怎麼出現的?小的時候都有一段跟著師父非常艱辛的訓練過程,對不對?一般都出現什麼大雪的時候也練、酷暑的時候也練、被師父修理、什麼都學不會,然後冥思苦想武功祕笈……經歷那個過程,最後就練成武林高手了。沒有什麼其他別的東西!

就像一個賣油翁,哎呀!那個賣油的人特別厲害,他在那個瓶口上放上一枚銅錢,然後他就把油從那個銅錢的孔 – 古式銅錢的孔,四方的那種,就透過那個孔,倒到買油人的瓶子裡去。然後那個銅錢的邊緣是不會沾上油的,厲害吧!有人問了那個賣油翁說: 「這太了不起了!

這是怎麼練出來的?」那個賣油翁說:「無他,唯手熟爾。」沒有什麼其他的,只是我熟練罷了!

所以離苦得樂之路要從當下開始練起,不要讓壞心情、壞情緒、壞的思路牽絆你,一定要快點把它斬斷,快點離開它!真正地說,當煩惱生起的時候,我們要像抖落跑進懷裡的蛇一樣,可是有多少人把自己的壞心情看成是進入懷裡的蛇呀?有那麼害怕嗎?通常壞心情生起的時候,我們就待著、就靠著、就瞇著眼沉在裡邊;沒有覺察、沒有覺知、沒有覺照,所以就越沉越深。沉到很深的時候發現:哇!透不過氣來!再想跑出來,費盡了辛苦。所以速度,速度!最先覺知 – 看到它,然後扭轉它。 

  • 沒有覺察、沒有覺知、沒有覺照,所以就越沉越深
  • 速度,速度!最先覺知 – 看到它,然後扭轉它(用正確知見)
  • 要覺察自己的沒有覺察
  • 每一個當下都是獨一無二,不會再出現。要離苦得樂,就在當下
  • 煩惱出現不要放在懷裡

老師的叮嚀

  • 離苦得樂之路要從當下開始練起。
  • 當煩惱生起的時候,我們要像抖落跑進懷裡的蛇一樣。
  • 沒有覺察、沒有覺知、沒有覺照,就越沉越深。
  • 所以速度,速度!最先覺知 看到它,然後扭轉它。(正知見

禮佛

密集嘛 (咒王)

米咩杰位得遷尖瑞錫(無緣大悲寶庫觀世音)
集咩堪北汪波蔣悲揚(無垢大智湧泉妙吉祥)
都繃麻呂炯杰桑威達(摧伏魔軍無餘秘密主)
崗尖客北竹尖宗喀巴(雪頂智巖善巧宗喀巴)
洛桑札北霞喇受哇得(善慧名稱足下作白啟)

(共唱三次)

感恩宗大師、祖師大德、師父、上師,讓我們安心學習

密集嘛有很大加持力,不被人非人等干擾,持頌時, 思惟自己現在還沒學好,所以需要持頌密集嘛,未來也可以饒益人非人等,因其助益我的學習

三稱本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大乘皈依發心( 三遍)

諸佛正法賢聖三寶尊

從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聞法諸資糧

為利有情故願大覺成

跟真如老師一起虔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皈敬頌 – 廣論的要窗都包含在其中,持頌以種識種子

南無姑如曼殊廓喀耶(梵語)

敬禮尊重妙音(漢譯)

俱胝圓滿妙善所生身 成滿無邊眾生希願語

如實觀見無餘所知意 於是釋迦尊主稽首禮

是無等師最勝子 荷佛一切事業擔
現化遊戲無量土 禮阿逸多及妙音

如極難量勝者教 造釋密意贍部嚴
名稱遍揚於三地 我禮龍猛無著足

攝二大車善傳流 深見廣行無錯謬
圓滿道心教授藏 敬禮持彼燃燈智

遍視無央佛語目 賢種趣脫最勝階
悲動方便善開顯 敬禮此諸善知識

今勤瑜伽多寡聞 廣聞不善於修要
觀視佛語多片眼 復乏理辯教義力

故離智者歡喜道 圓滿教要勝教授
見已釋此大車道 故我心意遍勇喜

諸有偏執暗未覆 具辨善惡妙慧力
欲令暇身不唐捐 諸具善者專勵聽

此中總攝一切佛語扼要,遍攝龍猛、

無著二大車之道軌。

往趣一切種智地位勝士法範,三種士夫,一切行持所有次第無所缺少。

依菩提道次第門中,導具善者趣佛地理,是謂此中所詮諸法

温故知新

  • 我們現在在聽聞軌理
  • 細讀時,要走上更好的自己
  • 每一期都要比前一期更圓滿
  • 要打好地基 – 聽聞軌理,成佛正知見,要重新學習
  • 發心,在未學習前我們的目標
  • 全廣II 227講發心重要,決定了你的結果。要得佛果
  • 科判分二,皈敬頌是廣論精要
  • 造者殊勝是法根源淨,是清淨。人殊勝,是造者殊勝
  • 法殊勝,對法尊重
  • 如何說聞二種殊勝相應正法
  • 佛教 寓自利於利他
  • 我們跟善知識學,也要具備此能力
  • 學佛四要則,九步驟
  • 學佛要有全面完整認識,清淨傳承的老師來教
  • 斷三過,具六想
  • 知道不足,有更好的追求,是病想
  • 把治病者當大醫王
  • 上師、師長是十方諸佛總聚體

師父提醒我們初機學佛的人要注意什麼事?

師父說:

  • 我們現在剛剛學,講的條件還不夠,但不是拿高的標準去衡量別人。
  • 始終記住,佛法這個東西是淨化自己的。

手抄 #2 P130 LL5 – P130 L4

六祖大師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他人過。」我可以如何用在生活及工作中?   手抄 #2 P127 L5

  • 常自以為是,自他都有此毛病。不會覺得不合理,但不會合理對待。在生活中學佛,從發心開始,會影響結果。未學習前,不知要從善開始。利他時想法會不一樣,不會陷入我都是對的。用長遠的角度,無限生命看,從根本的部份看,在對境時。此時,不會見他人過,而是自我內心的覺察
  • 發心往好的方向。不見他人過,不是他人沒有錯,而是看錯有什麼好處。自己的糾結在此,懷裡有多少隻蛇?

科判表四

甲三  如何說聞二種殊勝相應正法

     乙一   聽聞軌理   

     乙二   說法軌理

          丙ㄧ   思惟說法所有勝利

          丙二   發起承事大師及法

          丙三   以何意樂加行而說

          丙四   於何等境應說不說所有差別

  • 隨份隨力說法,如何承事說法師。意樂跟要如何做。要不要說要有抉擇
  • 說法二十種勝利,分等流果有六;離繫果(解脫)有四;增上果有九;異熟果有一
  • 不顧慮利養恭敬名等染事,說法功德極大。如品幀師姐到向日農場教禪繞畫

廣論原文(P20L11-P21L6)

第二說法~譯為成就勇進

廣論原文(P20L11-P21L6)

發起承事大師及法~即是我之安樂資具

發起承事大師及法者。如薄伽梵說佛母時,自設座等,法者尚是諸佛所應恭敬之因,故應於法起大尊敬,及應隨念大師功德,及其深恩起大敬重。

說法者在傳法之前,應該要生起承事供養佛以及對法的恭敬心,連佛 (薄伽梵)在宣說佛母《般若經》的時候,都自己鋪設法座講法。佛對於所要傳授的法義尚要生起極大的恭敬心,何況是我們?所以我們在說法時,要對法生起無比的恭敬心,並且隨時憶念佛的功德及恩惠,從內心生起大敬重。

  • 常啼菩薩等待法湧菩薩七年,在法湧菩薩出定前七天,開始打掃,但魔軍干擾而沒水,常啼菩薩刺身用血去除地上塵土
  • 沒有境界,沒有考驗。在境界中,才能體會佛陀、師長的功德

以何意樂加行而說中,其意樂者,謂應安住,《海慧問經》所說五想。謂於自所應起醫想,於法起藥想,於聞法者起病人想,於如來所起善士想,於正法理起久住想,及於徒眾修習慈心。應斷恐他高勝嫉妬,推延懈怠,數數宣說所生疲厭,讚自功德舉他過失,於法慳吝,顧著財物謂衣食等。應作是念,為令自他得成佛故,說法功德,即是我之安樂資具。

說法者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意樂來傳法呢?內心的意樂應該具備《海慧問經》裡 所說的五種想法,也就是對講法者本身當做醫生想,對於所要宣說的法當做藥 想,對於聞法者當做病人想,對於佛當做善知識想,對於正法起長久住世想。 同時,對於來聽學的弟子要修習慈悲心。斷除唯恐他人高勝於自己的嫉妬心, 不應該推延懈怠,也不應該不斷宣說而生起疲累厭倦的心,不讚嘆自己的功德、說他人的過失、慳吝於對他人說法、以及為貪戀自己的財物衣食而說法等。應該這樣想:「為了讓自己以及他人成佛,這樣說法的功德才是我所要的 真正的安樂資糧。」 

  • 對徒眾要有慈心
  • 講說時,對方不懂,我們常有。真的講說者,是為利有情,感受會更深
  • 說法不是為了名聞利養,因為說法是安樂資具,不是單方面付出。說法者得到的更多

無垢友公案 

手抄#1 p.216-218 (7B)

  • 要恭敬,因為周遭都有可能是佛
  • 運慶佛師,是日本國寶級佛教藝術家

師父開示

【法者尚是諸佛所應恭敬之田,…及其深恩起大敬重。】 

  • 廣論: P21L7-L8
  • 音檔: 12B 14:31-17:21 

            要曉得,「法」是佛母。…

  • 手抄: #2 P134LL2 ~P136 LL5

師父的叮嚀

  • 對於法(佛母)要無比的恭敬。
  • 說法的人或許有高下,法卻是諸佛的教誡。
  • 應機不同, 圓滿一樣。千萬不要妄加是非。
  • 隨念三寶的功德,它有無比的效應。

手抄 #2 P132 LL2 – P136L5

討論題

面對生活,面對工作,面對種種的境界,會不會碰到「沒有力量」的時候?我可以怎麼辦?

  • 因有骨刺會痛,腳會麻。在痛、麻的時候會沒有力量。痛的時候要轉念。如六祖惠能不記他人過,不要受其擾亂。生活上如何清淨自己的心,在生活中,要觀照內心,起心動念,不受外境影響,如此生活
  • 沒有力量,要靠自己。有力量也是自己,轉念很重要
  • 壓力很大,很多負面新聞等,會有困擾,也會有無力感。要有個團體相互鼓勵。適時感恩,看自己有的,知足。激勵自己。沒有時,會想依靠母親,但擔心增添其困擾。想要有目標,如執行專案等,轉念朝目標;另外,透過食物補充等
  • 找對方法很重要
  • 自己很樂觀,可能因為獨立生活打拼。帶領團隊,只會被倒垃圾,不知要倒給誰。有家十八年的公司,在人前很有powerful。但有兩次危機,有無力感。兩年前開始學習,慢慢咀嚼。境無好壞,唯心所造。如水看起來是甘露、膿血等。這兩年境界更大。力量從夥伴、客戶而來。感覺到師父創慈心,終於走到。只要不放棄,師父會陪伴我們
  • 人家倒垃圾給自己,最後垃圾可以成黃金
  • 在疫情時,餐廳影響很大,謝謝大家的支持。過程中,起落很大。有天南宏師兄來餐廳,也有些分享。當天十點多回家吃餐,體力、心力很憔悴。蜀君師姐line南宏師兄的善行分享過來,讓自己的心得到撫慰。心之勇士335則 欣賞自己生命的輝煌。很累的時候,覺得花錢買辛苦,但從此看到輝煌
  • 不要等到沒有力量才想要對治,不要被打敗,把鎧甲穿起來,先把想法建立起來。現在從聽流行音樂到聽讚頌,並把心安住並迎接這一天;另外拜三十五佛懺,有問題翻手抄,聽音檔,會不斷生起力量
  • 想幫助他人但不知該怎麼做而有無力感。有可能不是自己該幫忙的時候。在還沒準備好前,至少可以送祝福。能量可以傳得到。有太多境界,但不知前因後果,送祝福是可以的

真如老師開示

全廣 II 第 30 講(01:03 – 03:09)

在看似絕望處,讓心生起一個希望

這裡邊師父提到了一種心態,說:「我們要造一個摩天大廈,雖然現在沒有這個力量……」其實這句話可以對境用在很多很多事上。我們現在不單單是對於成佛覺得沒有力量,我們甚至對著活著每一天要遇到的事情,當壓力太大的時候,我們有力量去承擔嗎?我們還是沒有力量的。那麼,當沒有力量的時候,師父說什麼呢?師父說:「但是沒有關係嘛!」我們沒有力量的時候,我們會說什麼呢?會說:「我要退了、我要逃跑了,你來吧!」或者說:「我不管!」很多很多時候,有沒有把師父的這句話想一想,說:「現在我沒有力量,沒關係嘛,我一步一步來。」

注意!下面的希望又再一次地出現 – 「我一步一步來!」 [02′06″]

我沒有力量,難道是我什麼都沒有嗎?我走一步的力量都沒有嗎?我生起一個善念的力氣也沒有嗎?實際上,還是有的。因為任何看起來很絕望的境界、絕望的事情、令我們絕望的人,我們還是可以在這個對境上,讓我們的心生起一個希望。希望的燈,哪怕像豆粒那麼大,那麼大的光亮,還是可以成為光明的。那也許就是我們腳下的第一步,就是我們踏出的第一步,叫「一步」,然後再一步、再一步,一步一步來。

所以在心上是不能輸的,無論是成就無上菩提,還是對於每天面對的大大小小的這些煩煩擾擾的事情,如果自己放棄了去追求一個更完美的、更圓滿的生命狀態,那我們就是真的輸了。 [03′09″]

  • 就是那一步,就走那一步,就往前了
  • 在挑戰中,心永遠不要輸

堅持

在貌似絕望的困境中,我的心就是希望本身

廣論練功房

一起來熟悉宗大師的智慧之語

每週一句5/20 – 6/03:

【總之應作是念發心,謂我為利一切有情,願當

    成佛,為成佛故,現見應須修學其因,因須先  

    知,知須聽法,是故應當聽聞正法。思念聞法

    勝利,發勇悍 心,斷器過等而正聽聞。 】 

       (廣論 P20.L8-L10 )

每週一句6/04 – 6/10:

【應作是念,為令自他得成佛故, 說法功德,即是我之安樂資具。 】 

       (廣論 P21.LL2 )

寒梅綻放於冬雪

學習佛法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   要有強烈的希求心

廣論原文(P21LL2-P22L6)

其加行者~思彼即我安樂具

其加行者,謂先沐浴具足潔淨,著鮮淨服,於其清潔悅意處所,坐於座已。若能誦持《伏魔真言》,《海慧經》說則其周匝百踰繕那,魔羅及其魔眾諸天所不能至,縱使其來亦不能障,故應誦咒。次以舒顏,具足審定義理所有喻因至教,而為宣說。《妙法白蓮經》云:「智者常應無嫉妬,說具眾義和美言,復應遠離諸懈怠,不應起發厭患想。智者應離一切慼,應於徒眾修慈力,晝夜善修最勝法,智以俱胝阿庾喻。令眾愛樂生歡喜,於彼終無少希欲,亦不思欲諸飲食,噉嚼衣服及臥具,法衣病緣醫藥等,於諸徒眾悉無求。餘則智者恆願自,及諸有情當成佛,為利世故而說法,思彼即我安樂具。」

意樂具備了以後,應該要做些什麼準備呢?要先沐浴潔淨身口,穿上乾淨的衣服,然後到清淨莊嚴說法的道場。登上法座誦持《伏魔真言》(咒語)。《海慧經》說持誦咒語可以讓周圍百里,所有的魔軍、魔眷都無法接近,即使來了也不能障礙說法,所以應該至心誠意的持誦。

接著,要以歡喜心,用具足師長傳承、內容正確無誤的義理與理路,配合種種容易明白的事例做比喻,最後再引佛的經教印証來宣說聖教。《妙法白蓮經》說:「真正具備佛法正知見的智者,應該沒有忌妒心,說法的時候要能圓滿的說明義理,說的話語要文雅優美,而且遠離種種推卸怠惰,更不應該有厭煩的心;具備正知見的智者,應該遠離一切不相應的心,對於來聽法的人都要修習慈悲心,並且晝夜都努力修行最殊勝的教法;智者要以廣大眾多的譬喻,讓聽者都好樂聽聞而且心生歡喜,對他們不希求任何回報,不管是飲食、衣服、臥具、法衣、醫治疾病的藥物等,都無所求。智者唯一的願望是回向自己和所有有情都能成佛,為了真正利益世間而講法,才是我得到恆久安樂的資糧。」

師父講老農老圃及山坡地的喻,是要我學習什麼?

手抄 #2 P139-P141

回向

願此殊勝功德

回向法界有情

淨除一切罪障

共成無上菩提

宗大師回向文
生生由勝宗喀巴   
為作大乘知識力
願於佛讚善穩道   
雖剎那頃不暫捨    讚嘆傳承師長

我之師長宗喀巴
或居兜率或極樂
任住何處勝淨土
我等願生眷屬首    皈依宗大師

初務廣大求多聞
中現經教皆教授
後盡日夜遍薰修
為宏聖教遍迴向    聞思修學

至尊師長壽堅固
潔淨事業遍十方
善慧教法如明燈

常破三界眾生闇    祈願

You Might Also Like

No Comments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