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5 菩提心(二)
禮佛
密集嘛 (咒王)
米咩杰位得遷尖瑞錫(無緣大悲寶庫觀世音)
集咩堪北汪波蔣悲揚(無垢大智湧泉妙吉祥)
都繃麻呂炯杰桑威達(摧伏魔軍無餘秘密主)
崗尖客北竹尖宗喀巴(雪頂智巖善巧宗喀巴)
洛桑札北霞喇受哇得(善慧名稱足下作白啟)
(共唱三次)
密集嘛是咒王,用感恩的心持誦,因為如果沒有祖師把法留下來,我們也無法受益
念頌,希望大家可以背下來
密集嘛是宗大師獻給上師,但上師又回贈給宗大師
其後由弟子祈請讓弟子們持頌
有很大的願力和加持
三稱本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要記得是皈投禮敬,校準、向著自己的目標及方向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大乘皈依發心( 三遍)
諸佛正法賢聖三寶尊
從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聞法諸資糧
為利有情故願大覺成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 希望大家把心經背下來
讚頌「六字大明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14&v=mGkDM-TjEFI&feature=emb_logo
- 發菩提心前要有平等捨
至心迴向
世界疾疫、水火災難、戰亂息滅,世界和平,「2019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速能息滅,受難眾生病障消除速得安康,往生者往生善趣或淨土,早日圓成佛道。
討論題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我如何安立自心?
買口罩時,我的心是在
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
還是覺得別人很不上道?
- 自己不缺口罩,之前團購買的。昨天去萬芳醫院看病,要戴口罩才能進去,有人沒戴不能進,自己就給對方,讓他很開心
- 要平常心,戴口罩是給別人安心
- 自己觀想下雨時,就像在灑淨水
- 大家大多買口罩送人,自己的口罩不缺。這次新冠狀病毒,來自野生動物,現在希望自己一天只有一餐葷,慢慢影響其他人
- 上中下士道差異,沒有學習的人,會覺得別人插隊。有學習者,也是讓他人安心而戴口罩
- 年前經過日本,日本人沒有戴口罩,華人有戴。到越南時,大家都戴,也有被越南人歧視的感覺
- 我們還沒很清楚,人與人保持距離,增加免疫力,多洗手,先洗澡,多換衣服。密閉空間少去,去的時候要戴口罩。有人感染要通報。自己覺得有點喘,要去快篩
- 選擇來不來班,有思惟都是很好的
- 自己本來要去教室,因為有報導,口罩不足,尤其一線人員。自己不去教室,因為想把口罩留下來給別人。到班教室,也是造更好的共業
- 很隨喜師姐,除了自己的口罩還幫別人準備。
- 是什麼道?覺得病毒的發生很不人道!
- 自己平常沒有戴口罩,也跟家人說不要去搶。自己帶了些口罩送給朋友,因為要搭捷運。在口罩不足的狀況下,希望疫情能快點被控制。跟大陸公司往來,現在都在談對岸的狀況,而不是生意。這也影響到台灣。
- 自己曾想,這是人類貪瞔癡而來。如果有信仰,是否就不會有這樣的事件發生?如果想修正,只能從佛法、因果。沒有信仰很可能導致很多問題。
班長收攝
- 下士希求後世,中士解脫輪迴,廣論提共下、共中,主要要希求上士,發菩提心
- 自己除了增強免疫力,同時準備口罩,也要讓長輩戴口罩,年輕人也要戴,讓別人放心。
- 把自己照顧好,也多為別人想
- 近來會影響到經濟情勢、活動,但師父怎麼看?
【雖然我們會遇見一些困難,但是如果能把它看成是成功的因素,是成就的最重要關鍵,那情況就不太一樣了。以我個人為例,我並不是有無比的勇氣,也不比楚霸王強多少倍,而是真實看清了這一點。】 日常師父法語
- 經由此事件,是否會有更清楚的業果正見
真如老師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開示
不要無謂地憂傷、慌亂 用所有的時間來造善
所以這段時間希望大家能夠真正地去想一想,我生命裡真正痛苦的那個仇敵是什麼,是不是就現在眼前顯現的這個病苦,還是無明?那麼一旦找到了是無明的話,現在學《廣論》、還有學習所有的法,就是為了終極消滅所有痛苦的根本 – 無明我愛執、無明自性執。即便是在這樣的時候,心裡也可以生起歡喜振奮的力量,因為每一個痛苦的打擊,都會讓我們心心念念去緣念佛菩薩,佛菩薩澈見這一切,沒有一件事他不了解的。 (10′03″)
在這樣的時候,我們想到我自己面臨的痛苦,又想到其他有情面臨的痛苦,完全可以產生真實的善念,饒益所有有情的這樣的一個心。
如果能以這樣的心去祈求佛菩薩的話,比如說我們念一句:「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一旦我們這樣去念的時候,我們每一聲對觀世音菩薩的祈求、稱誦,都是源自我們的肺腑、源自我們深深的信心,那麼一句到底可以消多少劫的惡業呢?在《三十五佛懺》裡也有那樣的一個解釋。 (10′38″)
在這個時候,大家千萬不要無謂地憂傷或者慌亂,不如用所有的時間來造善,因為我們擁有造善的機會、擁有造善的能力。所以在這個時候還是希望大家能夠振奮身心,好好地造集善業。(10′55″)
- 法師幾次提到SARS期間,師父身體的狀況,師父重視的是自己是否造善業的別業?還是跟這個共業相應的因?
温故知新
《論語.為政》:「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 道總講的都是菩提心
- 從最初就希求究竟離苦得樂
- 老師是依止法做的最好的,依止法是學習的基礎
- 下士道: 從無常,不去三惡趣,要懂得皈依,生命的密碼 》業果
- 沒有業因,就不會果相
- 惑業苦的原因
- 從一重因果,走到兩重因果。希望明天比今天更好
菩提心
於上士道修心之理分三:
一、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及其利益;(發心:菩提心)
二、發菩提心之理;
三、既發心已學行之理。
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及其利益
(一) 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
(二) 獲佛子名:發心即為佛子,菩薩
(三) 映蔽聲聞
(四) 成就最勝福田
(五) 易於圓滿資糧
(六) 速淨罪障
(七) 成就所願
(八) 損害與障礙不侵擾
(九) 速疾圓滿一切地道:初地到十地
(十) 成為出生眾生無餘安樂之良田
菩提心 (為利眾生 願成佛)
- 入大乘唯一之門
- 發心剎那(0.018秒)即為佛子(菩薩)
- 一離此心即退出大乘
P. 068 L11
P. 205 L01
- 要一門深入,不要一直站在門口
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
是不是大乘?關鍵在於是否發了菩提心
於上士道修心之理分三:
一、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及其利益;
二、發菩提心之理;
三、既發心已學行之理。
七因果教授
菩提心
增上意樂
大悲(與樂慈、拔苦悲)
悅意慈
知母、念恩、報恩
- 所有有情在過去生都曾是我的母親
- 以大悲是關鍵,往上是果,往下是因。上一層是下一層的果;下一層是上一層的因
- 增上意樂: 更大的力量、意樂(心態),由我來做
修習利他之心的基礎
1.於諸有情令心平等 (無量捨):平等捨,對所有有情平等看待
2.修對一切有情生悅意相
- 慈悲喜捨:喜,帶給他快樂。對所有有情
- 捨慈悲喜:對自己,要先捨,知道什麼要做
發菩提心
- 四緣、四因、四力:重點還是大悲心
- 「若見諸佛及諸菩薩難思神力,或從可信聞如是事,依此發心,謂念所住所修菩提有大威力。 雖無如是若見若聞,而由聽聞依於無上菩提法藏,信解佛智而發其心。雖未聞法,由見菩薩正法將滅,便作是念而發其心。謂念如是正法久住,能滅無量有情大苦,我為令此菩薩正法久安住故,定當發心。雖未觀見正法欲滅,然見惡世上品愚癡,無慚無愧嫉垢慳等,便作是念,於此世中雖於聲聞獨覺菩提能發心者,尚屬難得,況於無上菩提發心。我且發心餘當隨學,見難發心而發其心,共為四種。」
- 《現觀莊嚴論》云:「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
- 二從四因發心者謂種姓圓滿,善友攝受,悲愍有情,而不厭患生死難行,依此四 (p84) 因而發其心。
- 三從四力發心者。謂由自功力欲大菩提,是名自力。由他功力希大菩提,是名他力。昔修習大乘,今暫得聞諸佛菩薩稱揚讚美而能發心,是名因力,於現法中親近善士,聽聞正法,諦思惟等長修善法,名加行力
- 要有大悲心才能圓滿。廣論 p208-p210
- 要有善緣、善因、善力,以大悲中串連
大悲心 → 大菩提心的根本
大菩提心 → 大乘根本
大悲「種子」 → 初重要
悲水「滋潤」菩提心種 → 中重要
「佛果」利眾生 → 後重要 廣論 P212 LL6
- 吉祥月稱云:以許悲為佛勝苗,初如種子增如水,長時受用如成熟,是故我先讚大悲。
修慈修悲三種心行相
1.如何讓眾生安樂(離苦)
2.一心一意願眾生安樂(離苦)
3.我自己來讓眾生安樂(離苦) 廣論 P219 LL6
- 如何不停在聲聞、緣覺,重點也在大悲心
- 2/8,9提升營,在澈見頻道收看、學習
- 1899全廣共學,歡迎大家一起參加
日日春善行銀行
- 七施會繼續
- 下周開始每組有代表進行善行分享
- 善行分享不是自讚,而是讓彼此可以學習
- 之後會加入密集嘛、心經念頌的計算
- 善行分享是持續造善
- 為善欲人知,目的是要大家一起來
師父開示:
《集學論》云:「修自他平等,堅固菩提心…觀誰而成他。」
廣論: P226LL2-P226LL1
手抄: #13 P39L7-P40LL4
他還是說這個。不要啊只
看自己,……不就解決了嗎 ?
音檔: 98A 03:05-05:36
如《集學論》云:「修自他平等,堅固菩提心,自他唯觀待,妄如此彼岸。彼岸自非彼,觀誰而成此,自且不成自,觀誰而成他。」
他還是說這個。不要啊只看自己,先要站在平等的地位。實際上他那個「換」的話,原因就是這樣的─不要執著自己。就像執著別人像自己一樣的這個心裡面,擴大它,你用這個方法來堅固你的大菩提心。你平常所以不能做到的原因哪,因為你妄執了這個自己,實際上你要曉得,你這個自己跟他人啊,都是互相對比出來的。因為你虛妄分別,所以看起來就像那個山一樣,是啊,這個我這個、他這個。它這個自他之間並不是天生就是的呀,只是互相對比出來的,這個你要了解啊!在這種狀態當中,自己根本談不到自己,那他也一樣的道理,這個我們要了解的。
此說唯由觀所待處而假安立,全無自性。
這個自他呀,就是看你所處的地位而假名安立,這個假名安立就是你的妄識所分別出來的。我站在這裡,覺得這個是我的;你站在那裡的話,也覺得你是我的,那到底哪一個是你的呀?那就是你那個虛妄心識所安立的。譬如我站在這裡,我說:「你們在我東邊。」我跑到老和尚那裡,那我說啊:「你們在我西邊。」那東邊、西邊不是兩個完全相反嗎?
不是顛倒了嗎?那麼說來說去,就是你內心虛妄執著,是假安立的啊!本來就沒有這個所謂東啊、西啊,因為你妄執著,所以現在這個自他是這樣的。而這個是,第一個就是我們自他所依兩個身,從前面這個道理告訴我們,它不是天生來的,原來就是假安立的。既然是假安立的話,你只要把那目標換一換的話,認識清楚的話,不就解決了嘛!
- 有很多假名安立,如大家護持1999班,那到底哪個是我的班?其實都是也都不是
什麼是自他換?
愛自棄他之心 》棄自愛他之心
- 把自己的執著降低,眼中打開而有別人
- 七因果、自他換合修
- 平等捨,心中有他人
- 再進入知母
- 念恩
- 報恩
- 修自他平等,將自己放入與「他」修成平等
- 由多門思惟我愛執過患
- 由多門思惟愛他執勝利
- 正修自他相換
- 依此修取捨法
- 增上意樂
- 正修菩提心
於上士道修心之理分三:
一、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及其利益;
二、發菩提心之理;七因果、自他換
三、既發心已學行之理。
- 學習六度熟自佛法:幫助自己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般若):
- 學習四攝熟他有情:幫助他人
(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 利行:幫忙做
- 同事: 一起做
希求利益一切眾生
↓
學習六度四攝 行一切苦行
↓
希求成佛
我們今天一起學習了什麼?
- 對苦難,最主要的是持續行善
- 在共業中,建立另一個共業,或是共業中的別善 》行善
- 心量要往上士道走,離開十黑業的共業
- 接下來的共學,希望大家一起參加。用菩提心入大乘之門
回向
願此殊勝功德
回向法界有情
淨除一切罪障
共成無上菩提
宗大師回向文
生生由勝宗喀巴
為作大乘知識力
願於佛讚善穩道
雖剎那頃不暫捨 讚嘆傳承師長
我之師長宗喀巴
或居兜率或極樂
任住何處勝淨土
我等願生眷屬首 皈依宗大師
初務廣大求多聞
中現經教皆教授
後盡日夜遍薰修
為宏聖教遍迴向 聞思修學
至尊師長壽堅固
潔淨事業遍十方
善慧教法如明燈
常破三界眾生闇 祈願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