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增991幸福田學習樂園
每周課摘

20191218 十二緣起(二)

2019-12-18

20191218 十二緣起(二)

學習希望生命向上改變,所以一開始禮佛。自己是自己的佛,是自己嚮往的境地

前行是學習的準備,比正行更重要。前行做好,正行才不會亂。

學習時,要把心準備好

即使帶著垃圾來,也要帶著滿滿的黃金回家

有暇滿人身,為了修學佛法

學佛,是為了畢竟的離苦得樂

禮佛

向著生命中最高的目標學習,學習到以前沒有的智慧。依著信仰和信念

密集嘛 (咒王)

米咩杰位得遷尖瑞錫

集咩堪北汪波蔣悲揚

都崩麻呂炯杰桑威達

崗尖喀北竹尖宗喀巴

洛桑札北霞喇受哇得

(共唱三次)

密集嘛是咒王,用感恩的心持誦,因為如果沒有祖師把法留下來,我們也無法受益

三稱本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要記得是皈投禮敬,校準、向著自己的目標及方向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大乘皈依發心( 三遍)

諸佛正法賢聖三寶尊

從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聞法諸資糧

為利有情故願大覺成

大乘發心,因為我們學習大乘佛法,菩提是覺,對治無明,我們發心成佛為的是要幫助所有有情也能夠成為正等覺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讚頌「暇滿人身多美好」

百靈鳥哇百靈鳥 明媚清晨枝頭叫

藍天白雲飄呀飄 溫暖陽光照又照

百靈鳥哇百靈鳥 明媚清晨枝頭叫

藍天白雲飄呀飄 溫暖陽光照又照

暇滿人身喜氣洋洋 十八順緣具足啦

當以菩提心為目標 人生大路多美好

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

百靈鳥枝頭叫 藍天白雲飄又飄

暇滿人身由戒得 布施忍辱作助伴

親近善士勤聞思 法海經藏多美好

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

法海經藏多美好 法海經藏多美好

暇滿人身利益高 感謝上師恩賜了

清晨小鳥鳴又叫 藍天白雲飄又飄

佛日生輝高高照 代代僧才萬古耀

續佛慧命是我志 菩提心苗高又高

菩提心苗高又高

啦啦啦 啦啦啦 暇滿人身好

啦啦啦 啦啦啦 當惜人身寶

清淨持戒忍辱布施 今生再續菩提路

無限生命多美好

百靈鳥枝頭叫 藍天白雲飄又飄

佛日生輝眾生皆朗照 暇滿人身多美好

勸君惜取人身寶 勸君惜取人身寶

諸具善者專勵聽

【聽聞這東西的話,還要一個條件,要怎麼辦?「專、勵」,要專心、要努力。平常的時候我們聽哪,浮浮泛泛的話,這個聽沒有用,種一個善根。就種善根來說,有用的,用在什麼時候呢?等到無量阿僧祇劫以後,轉了一個大圈子,最後還是要等到這個種子起現行的時候成就。所以真正地聽到了,馬上緊跟著一步上去的話,這個浮浮泛泛不行,要專心!專心聽完了以後,還要什麼?努力!一定要這兩個條件。 】      ( 全廣II 177講 01:31-02:17)

真如老師開示  廣 II 第 178 講(03:43 – 04:22)

前行就助跑

當不如法的聽聞狀態出現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要覺察 – 發現走神了,或者發現自己在昏沉,或者發現自己提不起心力來。注意,前行沒做好!千萬不要忽略前行,就像助跑一樣,像那種跳高、跳遠的運動員都要助跑,沒有助跑的話肯定是跳不高、也跳不遠。所以這個聽聞前行的訓練,我會認為是整節的聽聞到底會產生什麼樣的一個作用非常關鍵的一步!我覺得它又像火箭的發射器一樣,非常非常重要! [04′22″]

思惟題:

如果跳高、跳遠要助跑,
為什麼我們會沒有助跑?

為什麼我們沒有助跑,想要助跑?

因為

  • 不知道
  • 不想要
  • 不相信
  • 沒有信心
  • 沒有串習
  • 浮浮泛泛就是沒有根
  • 根是專跟勵,把根紮深

佛法真實不虛

佛陀的真理之所以震憾人心,是因為它真實了!面對它的時候,你不能迴避、不能躲藏。它是一種靈魂深處最真摯的相對。

  • 投資不要做賠本的生意

生命向上的地圖

  • 本立而道生
  • 要有無量劫的生命

發生希求解脫之心

1.由苦集門中思惟

2.由十二緣起思惟

努力學習苦集滅道,十二緣起而解脫

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戒定慧

  • 出離心是菩提心的前行
  • 發心一開始就要發到究竟
  • 一生比一生好

業果法則:宇宙最公平的交易法

集苦道滅 》苦集滅道

從果到因

如何不再輪迴?

  • 昨天不好的,今天不再發生
  • 今天比昨天好
  • 明天比今天好
  • 今天怎麼做,最重要

一直輪迴,從過去識種 》觸境,有感受,有愛執,執取而有

從因到果 》成為明天的老死

希望

今天比昨天好

明天比今天好

要斷開「受」

是集的輪迴,還是解脫的「還滅」

要覺察自己的不覺察 》受

昨天的因 》能引

今天的果》所引

能生因

所生果

識:

因位識

果位識

識也是業力

一重因果,直接愛取,產生有 》生老死

二重因果,從「受」斷,「有」跟之前不同

無明是瞎子

行是陶工,隨意做

識:猴子

名色:心和物質

六處:六扇窗

觸:男女接觸

受:箭插在眼裡

愛:攀緣錯誤事項 》酒鬼

取:猴子取果

有:

生老死:背死屍

  • 無明:看不清真相
  • 業果愚
  • 真實義愚
  • 不信因果,創造自以為是的因果
  • 以為自己可以作主。
  • 用聖者行誼,不是自己作主,而是用聖者言行取代自己的

十二因緣圖,總共有五圈,圈的最外面是閻羅王。圖外圈的兩邊,一邊是世尊,另外一邊是度母

  • 第一個圖是一個瞎子
  • 第二個圖就是一個陶工在做陶器
  • 識是以一隻猴子來表示
  • 名色的圖是一艘船上載著兩個人,名就是心,色就是物質,兩個是分不開的。
  • 六處就像一間房子,有六個窗戶,我們也是透過六根去面對一切境界
  • 觸支是以男女同眠來代表
  • 受支則是畫成一個人眼睛中了一支箭
  • 愛是對領受難分難解、永無厭足的相狀,圖上畫的是醇酒美人
  • 取是一只猴子在摘樹上的桃子
  • 有支,圖上是一個孕婦
  • 一旦懷了孕就會生,所以再下面就是出生的景象
  • 最後是老死,畫的是一個人背上背了一個死屍,這兩個是永遠相隨的,只要有了生,這個老死就一直跟著你

惑業苦 》把惑(煩惱)斷掉

無明:

  • 信因果、不明業果
  • 創造自以為是的因果
  • 生生世世“僥倖”度日
  • 緣在五蘊之上,「我」可以自主

行 : 業 (造作善業、惡業)

識 : 業的影響力(一個儲存體)

  • 因位識 – 種子
  • 果位識 – 成熟的種子,

    與精血結合,成為名色

名色

  • 名:心識(心理面)
  • 色:受精卵、身體(物質面)
  • 名色:當識入精血新生命開始的第一剎那到六根生起以前

六入(六處、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

運用題

試著用二重因果的思惟,從身邊的事做些改變。

  • 受是錯誤的感受,要能夠覺察。有時我們會耽著在感受中,以為那是對的。因為受像箭,所以是錯誤的,才有可能調整
  • 在收舊鞋的過程中,如果只在乎感受,應該不會再做。因為感受不舒服。但想到非洲的孩子,感受不一樣,才能繼續。而且過程中,多認識了好朋友。在不同的轉彎中,一直往上
  • 平常念老公沒用,只是讓自己不開心。今天沒有念老公。幫老公弄音檔,除了幫到忙,又控制了自己的脾氣,也讓老公開車時比較安全。不用以前的感受,而想到更好的處理方式
  • 班長:覺察感受,愛取不同。要再觀察自己感受背後的見解
  • 一輪班讀了三遍,現在學十二因緣,會更注意。這次把十二因緣看得清楚些。斷要斷到「觸、受、愛」?佛法修心,從識受愛,我們的心感受比較多,要透過思惟對治,否則只能一直被受擺佈
  • 班長:覺察感受後面的見解(識),愛取有錯,見解也是錯
  • 最近對「大寮出祖師」很有感觸。要做好餐飲業很不容易,要專心、真心。沒上課前,有感受到「大寮出祖師」,現在體會更深且沒有遺憾。學會謙卑、放下身段。上課前對十二因緣的詮釋,接受訊息馬上反應是一重因果。但讓自己學會謙卑、放下身段,用不同角度,「大寮出祖師」是二重因果。有同修說師父會說「好極了」
  • 班長:二重因果,從識觸受,每個地方都有識種子。學會謙卑、放下身段才會看到不同的角度,有新的愛取
  • 從觸到受,要改變受,但難以改變。發現自己沒有辦法改變受。法師影片有提到可以訴苦,不要抱怨。這就是一種改變。
  • 從抽絲剝繭中,訓練自己的思惟、體會。姐姐大自己十歲,得不到媽媽的歡心,十三歲離家。三十二歲時回到家裡,功成名就。姐帶著禮服送給媽媽,但媽會敏感。覺得彼此緣份如此不堪。之前自己去日本畫畫,買很便宜的衣服送給媽媽,媽很開心。會有如此奇妙的因緣?會開始很小心遇到的因緣
  • 班長:業果是極隱晦法(現量、比量、聖言量),從業果不虛,讓我們更重視眼下一步
  • 愛取會斷,來自思惟,覺察難改的感受,才有機會調整。(不是真有,以及為何要覺察感受背後的見解)

學習討論

  • 聽聞軌理、親近師長、修習軌理 》才不會學錯
  • 佛法如果連現實問題都無法解決,怎麼解決無限生命的問題?所以解決現實的問題是必然包含的
  • 目前所做不用改變,但可以一層層深入、擴展
  • 心力弱時,觀想師長可以得力 》視師如佛 》生命還有其他標準和學習
  • 觀察內心的煩惱,可以了解自己和周圍並得到諒解
  • 感受到「稍稍」不想上課,有看到自己的「稍稍」感受,愛取有機會改變
  • 要找別人一起來學習,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先學好,才能影響他人
  • 愛取是由觸的感受,如何透由真實產生決斷,靠思惟

我們今天一起學習了什麼?

  • 原來的感受,愛取不會斷,而有輪迴
  • 如何斷?覺察感受不真實,要靠善知識,靠聽聞,觀察感受背後見解
  • 從一重因果到二重因果
  • 感受如箭在眼睛,但沒有感覺。我們常被感受愚弄
  • 沒有覺察,無法調整感受
  • 訴苦是從心中感受,抱怨是對境界
  • 走舊的路,找不到新的地方
  • 從一重到二重,從謙卑到放下身段
  • 很多事我們看不清楚,但要好好種因

如何放下難捨的執著

1. 無明 》正知見

2. 行 》精進行

3. 愛取 》善法欲(勇於善)

4. 生 》增上生

回向

願此殊勝功德

回向法界有情

淨除一切罪障

共成無上菩提

宗大師回向文
生生由勝宗喀巴
為作大乘知識力
願於佛讚善穩道
雖剎那頃不暫捨    讚嘆傳承師長

我之師長宗喀巴
或居兜率或極樂
任住何處勝淨土
我等願生眷屬首    皈依宗大師

初務廣大求多聞
中現經教皆教授
後盡日夜遍薰修
為宏聖教遍迴向    聞思修學

至尊師長壽堅固
潔淨事業遍十方
善慧教法如明燈
常破三界眾生闇    祈願

You Might Also Like

No Comments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