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4 思惟苦諦集諦(三)
- 文雄師兄是團體的大護法,在團體裡做了很多事情,也帶動了CEO班的學習,並且是土豆協會的第一任會長。
- 生命的學習是希望能夠圓滿的離開
- 22日晚上和淨遠法師見面、互動,幫其做了生命總結。自結生命Part I 很精彩,Part II 更精彩。當晚就圓滿往生
- 最近天氣很冷,請大家注意保暖
- 不論會不會頌經,能參與就好
- 覺得很多可以「慢一點」,在生命經歷中,學習不能慢一點
- 感恩宗大師造圓滿的論,並且由師長引導我們學習
禮佛
向著生命中最高的目標學習,學習到以前沒有的智慧。依著信仰和信念
密集嘛 (咒王)
米咩杰位得遷尖瑞錫
集咩堪北汪波蔣悲揚
都崩麻呂炯杰桑威達
崗尖喀北竹尖宗喀巴
洛桑札北霞喇受哇得
(共唱三次)
密集嘛是咒王,用感恩的心持誦,因為如果沒有祖師把法留下來,我們也無法受益
三稱本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要記得是皈投禮敬,校準、向著自己的目標及方向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大乘皈依發心( 三遍)
諸佛正法賢聖三寶尊
從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聞法諸資糧
為利有情故願大覺成
大乘發心,因為我們學習大乘佛法,菩提是覺,對治無明,我們發心成佛為的是要幫助所有有情也能夠成為正等覺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讚頌「月光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mWFvVqDPP8
天空褪去雲彩衣
留下一片純淨
深藍色的夜沉澱在靜湖裡
琉璃月冉冉升起
銀輝漫灑大地
波瀾不興萬籟無息
只為等待你
一朵聖潔白蓮花
一懷出世的情操
一輪圓月當空朗耀
一切眾生悉得清涼
月光下的白蓮花
綽立水中凝露霜
卓然風姿皎潔光
飄散離塵天香
月光下的白蓮花
捧著晶瑩夢想
濁世中的白蓮花
開出最美的希望
- 近來很多事件,透過月光(師長的智慧、慈悲)的光亮,讓自己覺得自己可以是朵蓮花而非一灘污泥
- 希望我們都是濁世中的白蓮花,開出最美的希望
希望.新生 第264則 「蓮花出自淤泥」
勇士是從什麼地方出生的?膽小怯弱、自私自利、嫉妒比較、心裡跌宕起伏、名聞利養心一大堆,就是從這些爛泥灘裡生出了勇士的蓮花。不要小看自心中的佛性,一旦它得到善知識的啟發而萌芽,就會在這些煩惱的糞土中,開出最美的蓮花,亭亭出塵,卓爾不群。
真如老師
真如老師開示
•全廣 II 第 173 講(01:45 – 04:12)
弄不清楚苦樂的真相,所以怎麼弄就怎麼錯
但是現在問題就出現了:佛法的目的是去掉痛苦、得到快樂,所有人的目標,忙碌啊,都是為了離開痛苦、得到快樂,那為什麼我們這麼賣力氣地奔忙都沒有得到呢?師父說:「普通世間所以得不到,因為並不了解苦樂的真正的真相,以及苦樂的原因。」這兩句話其實非常非常地震撼!說:「之所以得不到,是因為並不了解苦樂真正的真相」,這已經涉及到什麼是苦、什麼是樂,它的定義發生了改變,因為真相嘛!真相和假相、和相似的東西,它是有一個很明顯,就像「涇渭分明」,像涇水和渭水一樣是很清楚的。 [02′47″]
那麼苦和樂的定義到底是什麼?苦樂參半是不是樂?一會兒苦、一會兒樂,是不是樂?快樂、快樂、快樂到極限的時候就突然掉下來,那是不是樂?那是不是我們要得到的快樂呢?那是不是真正的快樂的真相呢?還有這個苦樂的真相背後的原因,以及之所以沒有達到離苦得樂的那個原因是什麼?師父說:「那個事情真正的真相都弄不清楚,所以呀怎麼弄就怎麼錯。」怎麼費力氣想要得到快樂、去掉痛苦都是不行的,因為不了解真相,以及導致那個真相的原因都不了解,所以平常我們是怎麼弄怎麼錯,因為真相弄不清楚。
接著師父講的那句話還記得嗎?如果你們有手抄可以看,是哪幾個字啊?師父用了一個「而」,轉折了,而只有誰呀?「只是佛才把那個內涵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師父做了對比,說我們不了解苦樂的真相,所以怎麼努力就是不能徹底地離開痛苦、得到快樂。
- 從172到173講,談到苦樂的課題
- 佛法的目的是要離苦得樂,我們的目的也是一樣。我們這麼賣力,有沒有得到?如果得到,應該一直快樂。顯然沒有得到,因為不了解真相和原因
- 隨文作觀。老師震憾,我們是否有同樣覺受?
- 苦樂定義改變,因為我所理解是錯誤的
- 從老師的問題,我們心中的樂真的是樂嗎?
- 似乎不是真正的樂
- 我們不了解,但佛把內涵說得清楚、明白。讓我們有希望
- 鼓勵大家參與一三五的晨間全廣共學
討論題
你最近都在忙些什麼?
有特別快樂或不快樂的事嗎?
- 同學分享及班長收攝
- 以前上班穿套裝,到開餐廳穿上牛仔褲、圍裙,現在試營運每天餐廳爆滿。開店工作很繁瑣,不明白為何要開店。店內有位同仁覺得開店有很大空間,從此找到動力。現在覺得開店的節奏很重要,也理解補位的重要。在餐飲業掌握節奏,可以在人生中掌握得很好。在辛苦中,但也能從中感受到快樂。生活中的挫折,可以扶著佛法站起來。
- 近來不是很快樂,對自己影響很大,但他人都一笑置之。近來和配合廠商,很尊重、討好對方。在公司和廠商間一直找不到平衡點,但老板一出面就解決了,讓自己覺得「真心換絕情」 》要記著同學分享「要扶著佛法站起來」
- 布袋戲裡有一個黑白郎君,「別人的失敗就是我的快樂」。自己很慘的時候,去看看更慘的他人的狀況。自己借錢給別人,收不回來,十分悽慘。對這些債權,自己現在可以把當做沒有了。幸好自己有來學習,才不會想不開。從無限生命的業果法則,讓自己可以接受境界。也覺得無常為常。自己覺得所有的東西都是暫時擁有的。午夜夢迴想不開時不快樂,但會想到業果,就可以想開。
- 近來有官司在處理,有些進展,雖然辛苦,但因為起死回生,所以也不能說不快樂。另外在香港中文大學,所以也讓自己不快樂。資訊太多,心裡有些衝突,不是很快樂,但因為同修來學習,可以讓自己的不快樂降低。從心裡修行應該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 可以陪伴失智的媽媽很開心,但仍會面臨失智的問題。能夠學習很開心,包含朋友一起去看樂園還是被激勵到,很多事情讓自己很開心
- 班長收攝:自己快樂嗎?要想一想。當有目的、目標,辛苦會有意義。面對挑戰,如何有最壞的打算,並且坦然接受是很不容易的。
- 業果法則,因在果中,果在因中。在果相時,要如何種因?
- 自己要快樂,多跟快樂的人在一起,透過學習一起增上
- 只要心跟得上,有什麼跟不上的
-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命功課。面對生命苦樂,我們需要大家一起,作為彼此的力量
師長怎麼說
#1 P82LL4 – P89L5
全廣二 172講 04:00-05:39
佛法真正的目的是什麼?這個我們這地方要來找一找。平常我們說佛法,什麼是佛法? 三藏十二部教典。一看哪,一看就頭痛,哇!這麼多的書。然後看起來是一竅不通, 講起來是大小、性相、顯密,又教你莫衷一是,這是事實。但是如果說你能夠很深入、 仔細地去探索它的目的,它的目的就是單純極了,什麼目的啊? 兩個字:苦樂 – 去掉苦,圓滿得到樂,就是這樣。以這兩個標準來說, 世間沒有一個人例外,所有的人他真正忙碌的目的無非為這個。
不管他是理智的, 啊,求什麼,你就他的最深入的這個中心,你去問,幹什麼?他還是找這個。 或者有很多的感情的糊裡糊塗的,他雖然糊裡糊塗,可是他為什麼呀? 如果說你仔細地讓他探索一下的話,還是這個。所以,普通世間所以得不到, 因為並不了解苦樂的真正的真相,以及苦樂的原因。那個事情真正的真相都弄不清楚, 所以呀怎麼弄就怎麼錯,而只是佛才把那個內涵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 我們一下苦一下樂,因為不了解苦樂的真相、原因。只有佛知道,這是為何要學習佛法。
- 目的在:苦樂
- 能有此理解的人是再來人,有經驗的人
温故知新
《論語.為政》:「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暇滿人身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是「信處」 》真實的皈依、信任佛
中士:斷掉輪迴
即使是人天、阿羅漢,業仍隨身,所以最好目標直上成佛
發生希求解脫之心
1.由苦集門中思惟
2.由十二緣起思惟
如何修行?
1.徹底了解並體悟六道輪迴裡都是苦
(應知苦諦)
2.思惟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苦並對治
(應斷集諦)
3.真正斷了苦因就能得到真正的解脫
(應證滅諦)
4.抉擇用有效的方法達到真正的解脫
(應修道諦)
現在知道在善趣惡趣都是苦,怎麼辦?
1.苦受:眾生皆苦,斷除瞋恚。
2.樂受:應觀為苦,斷除貪愛。
3.捨受:應觀無常,斷除愚癡。
廣論 P166LL2
集諦四行相
- 因: 種子 (惑,業) (善念)
- 集: 作而增長
- 緣: 死緣
- 生: 受生
手抄 #10 P82 LL5
集諦
- 流轉(隨著感受起舞): 苦集
- 還滅(依正法觀察感受->解脫):滅道
感受有這麼多,樂受、苦受、捨受,覺察要從那裡受下手?
廣論 P086 L7 : 無苦無出離,故心汝堅忍(忍:認識)看清楚真實的真相而堅定
廣論 P300 L5 :謂若無苦,則於苦事不希出離,故有驅意解脫功德。由苦逼迫壞諸高慢,故有除遣傲慢功德。若受猛利大苦受時,則知其苦從不善生,不愛其果,須止其因,故有羞恥作惡功德。由苦逼惱希求安樂,若求安樂須修善因,故有歡喜修善功德。由比我心度餘有情,知皆是苦,於諸漂流生死海者,能發悲愍。
斷生死輪迴→斷我執
有煩惱造業得苦
沒有煩惱,即便有業,也不會感果
煩惱生起的六因:
1.所依:隨眠種子(習性)
2.所緣:境界現前
助緣:人.法
3.猥雜:不對的人
4.言教:不對的法
5.串習:不好的習慣
6.作意:非理作意
善法生起的六因
1.所依:隨眠種子
2.所緣:境界現前
助緣:人.法
3.善友:對的人
4.言教:對(好)的法(善法)
5.串習:好的習慣
6.作意:如理作意
所以要有一個師法友的增上環境
煩惱如何找到?
- 種子碰到境界時去觀察自己心的行相(起心動念)
- 例:當義工時的心念:是負擔還是莊嚴?心念之間
幸福田日日春善行銀行
讓日子多一點生命 – 安寧病房的美味大師
- 我們很難知道生命有多少日子,但可以為生命多添一些色彩
- 對沒有味覺的病人,其增添色彩在食物裡
- 每天請教病人想吃什麼
三主要道
1.出離心:無苦無出離
2.菩提心:自他離苦得樂
3.空正見:真實的智慧(先從正確的知見開始)
生有 》本有 》死有 》中有 》生有
中有六相
1.諸根完具
2.現下一生身形
3.具業神通力
4.可見同類中有與投生之處:重點在臨終前要提正念
5.生無色界没有中有
6.七日為其壽量,最長可轉七次
發生希求解脫之心
1.由苦集門中思惟
2.由十二緣起思惟
十二緣起
過去 : 無明, 行, 識
現在 : 名色, 六處, 觸, 受
現在 : 愛, 取, 有
未來 : 生, 老死
廣論 P185 L6
手抄 #10 171 LL5
- 學佛為離苦得樂,得不到因為不認識真相、原因。要趕快學習聽聞
- 要快樂需要大家,不要離開彼此
- 煩惱六因,轉過來就是善法六因。一個人推不動,一群人就可以
- 12/25旺年會
- 讓日子多一點生命。與其想多活多久,不如把現在活得精彩
- 十二緣起: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回向
願此殊勝功德
回向法界有情
淨除一切罪障
共成無上菩提
宗大師回向文
生生由勝宗喀巴
為作大乘知識力
願於佛讚善穩道
雖剎那頃不暫捨 讚嘆傳承師長
我之師長宗喀巴
或居兜率或極樂
任住何處勝淨土
我等願生眷屬首 皈依宗大師
初務廣大求多聞
中現經教皆教授
後盡日夜遍薰修
為宏聖教遍迴向 聞思修學
至尊師長壽堅固
潔淨事業遍十方
善慧教法如明燈
常破三界眾生闇 祈願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