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增991幸福田學習樂園
每周課摘

20191106 苦諦集諦(一)

2019-11-06

20191106 思惟苦諦集諦(一)

禮佛

向著生命中最高的目標學習

密集嘛 (咒王)

米咩杰位得遷尖瑞錫

集咩堪北汪波蔣悲揚

都崩麻呂炯杰桑威達

崗尖喀北竹尖宗喀巴

洛桑札北霞喇受哇得

(共唱三次)

密集嘛是咒王,用感恩的心持誦,因為如果沒有祖師把法留下來,我們也無法受益

三稱本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要記得是皈投禮敬,校準、向著自己的目標及方向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大乘皈依發心( 三遍)

諸佛正法賢聖三寶尊

從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聞法諸資糧

為利有情故願大覺成

大乘發心,因為我們學習大乘佛法,菩提是覺,對治無明,我們發心成佛為的是要幫助所有有情也能夠成為正等覺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讚頌「禮拜佛陀」

望著你的臉 望著你的眼

合起我的掌 伏下我的膝

佛陀啊 佛陀啊 讓我禮拜你

佛陀啊 佛陀啊 讓我禮拜你

望著你的臉 望著你的眼

合起我的掌 伏下我的膝

頂禮你 頂禮你 大慈悲的佛陀啊

頂禮你 頂禮你 親愛的佛陀啊

望著你的臉 望著你的眼

多少的神奇故事在把你傳頌

今日的我 小小的我

站在你的面前 站在你的面前

佛陀啊 佛陀啊 讓我看你的臉

讓我望你的眼 讓我拜你吧

真如老師開示

全廣 II 第 166 講(03:38 – 05:43)

能夠聽到佛語   生命就會很遼闊、很振奮

所以我們在這樣的時代能夠聽到這樣的一本論,而且是師父講,然後仁波切講《四家合註》,我們現在在一起學,我實在是覺得 – 不敢說我心全然遍勇喜,但是每次到學全廣的時間我真的是非常、非常地高興!不管我們能不能面對面,不管你在什麼地方聽,我都覺得我們坐在一個大課堂裡一起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學習《四家合註入門》,這真是一件非常有福報的事情!讓我們的心從喧喧嚷嚷、平常的生活中,從一些瑣碎的、煩煩惱惱的不愉快,卡卡的很多事情中抽身、抽心,  把我們的心力抽出來在這個論典上努力,讓我們在這一刻非常清晰深刻地傾聽佛語、凝視內心,再調整自己的步伐。然後想一想,我們最高遠的目標是為了成就無上正等菩提,不僅僅是為了自我的安樂做很多努力,而是為了所有的有情都能夠趣入最圓滿的快樂,我做很多努力。 [04′46″]

        想一想的話,生命就會感到很遼闊、很振奮,不會被每天發生那些小事卡住,甚至別人的一個不愉快的臉色、一句說錯的話,心裡一直過不去,你就很容易穿越。很容易穿越的原因,就是因為

我們能聽到《廣論》、能夠聽到佛語、能夠聽到這麼精彩地解釋內心 – 解釋很多有情的內心是怎麼痛苦的、解釋佛菩薩的內心是多麼地精彩,我們能夠直面生命最根本的問題,做最根本的解決。不會浮在事情的表面上,光是注意那些表面的事情就讓自己焦頭爛額,事情卻沒有改善。所以在這樣的時代,能夠學到這樣的論,實在是師父的深恩、諸位的善根,所以大家一定要堅持學下去、好好學下去!非常地隨喜大家! [05′43″]

討論題

聽聞佛法,很多的煩心的事真的就會迎刃而解,不會老是被小事糾結嗎?

    我有這種經驗嗎?

溫故知新

《論語.為政》:「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生命的密碼

業果法則

  • 業: 是身語意之所為
  • 業會增長廣大
  • 沒有做的事,不會無中生有
  • 做了的事,一個要承受這個果

業決定一切

業增長廣大

業未造不遇

業已造不失壞

八因三緣

  • 心清淨
  • 加行清淨
  • 田清淨

等流轉 》業轉 》業果轉 》生命就轉

討論題

你覺得什麼是業?

同學分享

  • 業是每天心中意和身心靈中都如影隨形。如果心中有法,不一定把我圈住,但知道什麼可做,什麼不可做。現在學習,會舌頭繞七圈,會先傾聽。傾聽是很好的溝通。自己覺得重罪輕報,七年前罹癌,有兩次復發,這次做了八次,看氣色很好,是三寶加持。每天都拜三十五佛懺。自己的心念放開,也讓自己可以專心讀廣論
  • 十善業,十惡業。身三語四意三。人生中很多惡業從三毒而來,可以把十惡轉十善,果報就會很好
  • 為什麼又是我?都是過去的累積
  • 業是起心動念,決定了善惡業
  • 心想的很重要,身語意都很重要,如何講話不讓人討厭,都要修
  • 起心動念是這輩子要做的。有人做好事,沒有善報,為什麼?是因為以前所造。現在做是往後,現在受的是以前累積的,不能相抵
  • 心思、意念
  • 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
  • 以前闖禍,媽媽常說「我是造了什麼業?」但業有善惡
  • 業決定一切,造成現在所成。有什麼特徵就有什麼結果
  • 由惡果轉善因。是轉念的念頭。自己有不良姿勢,而腳受傷,之後了解是走路方式不對。之後由於修正姿勢,而把惡業轉成善因
  • 業有花果樹幹。所做所為 energy of life > DNA,現在用大數據分析發現,生命的電流是永久的。適當時機就會出現

班長收攝

  • 身口意如影隨形
  • 從貪瞔癡轉為布施、和善、智慧
  •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造者是
  • 深信業果,要追求「我造了什麼善業」
  • 師父說要從等流果下手、從造作切入

Karma Ghos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3Q0KhTWMv0

  • 業是身語意的每一個種子
  • 業有業因/ 業果

發生希求解脫之心

1.由苦集門中思惟

2.由十二緣起思惟

苦集滅道 – 四聖諦

  • 苦:
  • 集:煩惱之因的集合
  • 滅:滅除
  • 道:成佛之道

解脫:脫離三界生死輪迴繋縛

  • 惑 》業 》苦 : 輪迴

八關齋戒心得分享

  • 這次有機會和法師交流,覺得很像朋友。這次八戒一直提問題,並且在一個小時內知道法師為何最後一次帶八戒。因為法師要去成立宗教學院。法師想要跟非福友募款,盡力做就好。很為法師的身語意感動
  • 從「不敗將軍」「很小心」到跟「常敗將軍」學習
  • 去參加八戒頭暈目眩,一直支撐著。跟法師交流的過程,很開心。在不舒服的過程中,得到大家很多的照顧,很感恩。法會後去急診吊點滴,但很清楚自己是重罪輕報
  • 同學被法師點名者,都得到了法師的加持
  • 有很多人默默幫我們做了很多事,在團體學習很幸福
  • 很感恩師姐們在法會前給我們所有資料及前行
  • 「看到法師襪子的破洞,不曉得是我比較富有,還是法師比較富有」
  • 法師傳了菩提心的手勢,同時也傳了藥師咒。有傳承較之沒有傳承,其效果之差異不可言喻。有傳承可以少走很多路

中士道,找到生命解決竹的方程式

八苦 (現世之苦)

1 ~ 4:生﹑老﹑病﹑死

5.怨憎會

6.愛別離:如孩子出國時

7.求不得:想要不見得可以有

8.五蘊苦 :色受想行識

六苦(輪迴之苦)

1.數數捨身過患:不斷地死

  2.數數結生過患:不斷地生

  3.無伴過患:獨自一人終了

  4.數數高下過患:六道,生活中高高低低

  5.無定過患:不可以永遠快樂

  6.無飽足過患:不可能滿足

根源還是貪癡瞔

三苦

1.壞苦:樂受會壞滅變成苦受

2.苦苦:苦受就是苦受

3.行苦:有生就有苦

           (五蘊是苦諦的根本)

師父開示: 修行的第一步

•廣論: P166 L2

    第三者謂…

•音檔: 71B 11:20~12:44

•手抄: #9 P237 LL1~P238 L9

第三者謂數數結生,展轉受生不見邊際,如是總攝亦當思惟。

就是這個道理。前面所謂這個第三的話,就是「無始而轉」,不斷地在那個地方去轉,這幾個道理。那麼這個是前面六苦,八苦我們常常聽見的,六苦我們一般不大多,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又多了一個思惟的苦。其實思八苦、六苦沒什麼太大關係,真正重要的就是怎麼樣從這個幾個項目當中,能夠找到跟你相應的 – 欸,忽然之間你有深的感觸。然後六苦我們一般不大多,所以在這個地方,

我們又多了一個思惟的苦。其實思八苦、六苦沒什麼太大關係,真正重要的就是怎麼樣從這個幾個項目當中,能夠找到跟你相應的 – 欸,忽然之間你有深的感觸。然後呢把這個感觸,就是你當下的認識,然後呢不斷地去思惟觀察,把這個認識的量,產生強有的力量,把你以前錯誤的概念轉變過來,所以修行第一步就是這個工作。等到轉變過來了,那個時候,你一心一意地就忙你要做的事情。如果你念佛,叫你不念佛也談不到,把你嘴巴封起來,你心裡還在拼命念,生了病我也不怕,正好到極樂世界去,這樣好法呀!所以說,低處修時,是高處到!

  • 修行第一步,忽然之間你有深的感觸。然後呢把這個感觸,就是你當下的認識,然後呢不斷地去思惟觀察,把這個認識的量,產生強有的力量,
  • 要聽聞、親近善士
  • 廣論P16L「聽聞隨轉修心要,少力即脫生死城」:聽了立即轉。學習時有目標,此外看到自己錯誤的地方
  • 低處修時高處到,從基礎有次第一步步地向上走,速度反而比較快

藍色藥丸 or 紅色藥丸

  • 所有選擇只有一個重點 》就是Honest
  • 要真實面對生命的真相

回䑚

願此殊勝功德

回向法界有情

淨除一切罪障

共成無上菩提

You Might Also Like

No Comments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