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增991幸福田學習樂園
每周課摘

20190403 道總(一)

2019-04-03

20190403 道總(一)

禮佛

密集嘛

 米咩杰位得遷尖瑞錫

集咩堪北汪波蔣悲揚

都崩麻呂炯杰桑威達

崗尖喀北竹尖宗喀巴

洛桑札北霞喇受哇得

(共唱三次)

三稱本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要記得是皈投禮敬,向著自己的目標及方向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大乘皈依發心( 三遍)

諸佛正法賢聖三寶尊

從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聞法諸資糧

為利有情故願大覺成

讚頌「金色雨滴」

雨滴 雨滴 跳蕩的雨滴

雨滴 雨滴 虔誠的花絮

雨滴 雨滴 跳蕩的雨滴

點點 滴滴 撲向大慈大悲的你

點點 滴滴 撲向大慈大悲的你

雨滴 雨滴 金色的雨滴

點點 滴滴 撲向大悲的你

雨滴 雨滴 金色的花海

旋繞 旋繞

散落在你大悲的身語意

雨滴 雨滴 我虔誠的心意

雨滴 雨滴 成群地撲向你

散落出虔誠的花瓣

開出了幸福的吉祥雨

雨滴 雨滴 虔誠的雨滴

渲染出虔誠的花絮

雨滴 雨滴 旋繞在金色的河流

旋繞你 旋繞你

千生萬世 無有盡期

雨滴 雨滴 跳蕩我的歡聲笑語

雨滴 雨滴 陪伴著幸福的回憶

雨滴 雨滴 是我獻你的讚禮

雨滴 雨滴

那是你數不盡的大悲的心意

啦… 啦… 啦… 啦…

雨滴 雨滴 燦爛的心續

雨滴 雨滴 大悲的花雨

雨滴 雨滴 相見的彩虹橋

金色的雨滴 不停地飄落 飄落

是我讚美的花絮 是我讚美的花絮

  • 法師開示說,雨滴如果是金色的,像師長的法語般,就不會如同一般的雨滴,感到心煩意亂,而充滿歡喜
  • 現在下雨都會想到這首旋律
  • 沒下雨時,就要準備
  • 卓青營有讚聲活動,今天會有一些同學協助「讚聲」

真如老師開示

全廣 II 第 103講

(01:34 – 04:06) (07:29 – 08:37)

心殊不殊勝才是最根本的道理

https://www.blisswisdom.org/teachings/dailylamrim2/2860-130103

我們現在在學習宗大師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在學習菩薩的心續裡流淌出來的這些甘露正法,很顯然會對到兩種境,一種境是能夠讓自己的染污習氣生起來的,一個是讓我們往上走的這樣一個境界。雖然境是上師、三寶這樣一個境,但是如果內心沒有信心的時候,也會對他造惡業。所以不論境界上殊不殊勝,我們的內心殊不殊勝才是最根本的道理。而我們的內心殊不殊勝,為什麼會選擇去勝解作意?這裡邊還是有一個結果,這個結果就關乎到我們生命真實的苦樂問題。 [02′27″]  

所以說算盤啊!這個算盤。大家都知道賬房先生,在老的電影裡邊都是在打算盤的,現在沒人打算盤了。我們在計算是苦還是樂的這個算盤,要在內心裡計算得非常非常清楚的:我如是做就會得到如是的結果,這樣做就得到那樣做的結果。這一點自己在心裡邊要算得清清楚楚的。那麼我們為什麼能夠把它算清楚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聽了佛陀講的業果的道理 – 如何是苦因和苦果,如何是樂因及樂果;我們對這樣的道理反覆思擇之後,選擇去種善因、結樂果,對治惡因、苦果。所以還是師父說的那句話 – 這是確定的,不用懷疑! [03′27″] 

下面我們再聽前面那一小段的後一部分。

【但是現在那些修行的人,他要講修行啊但是不懂道理。請問:你不懂道理,這個道理是告訴你怎麼修行的,你怎麼修法?我們現在變成閉門造車。實際上閉門造車,多多少少造了一點哪!但是他在門外空轉,轉了半天是原地踏步,不僅僅是忙一生,多生多劫這麼空忙,這個很可惜,這個很可惜!】 [04′06″]

 

修行一定要聽聞,沿著聽聞的道理修行。如果拼命用功而忽視了聽聞,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錯誤,這是在經典裡被所有的善知識所呵責的。像有一本論叫《喜金剛釋難花鬘》,這裡邊有一句話就是師父這句話的寫照,說:「沒有智慧的人,就沒有聽聞;沒有聽聞,就沒有思惟;遠離了這兩者,就沒有瑜伽;而沒有瑜伽,就沒有成就!」所以看起來是很有智慧的人才能夠重視聽聞。希望所有想修行的人都能夠趣入努力聽聞的廣大門徑,使自己的心沿著正確的道次第好好地行持,不要一生空忙,甚至多生多劫都空忙。這不是一般的悲慘喔! [08′37″] 

  • 法師大課上99,100講,是不是比較不吃力了?
  • 現在進入103, 104講,仍然在皈敬頌的進度
  • 本師是根本上師之意,以釋迦牟尼佛為我們根本上師
  • 藏文: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 第一頁,皈敬頌。造論時,第一件事就是皈敬,傳承從何而來,可以經得起考驗
  • 現在是在「今勤瑜伽多寡聞,廣聞不善於修要」。有些人打禪、觀修,不想修;有些人好樂學習,不想實際作為
  • 有人喜歡知,不喜歡行,反之亦有。如此未得平衡
  • 沒有智彗的人,沒有聽聞,沒有聽聞,就沒有思惟;遠離了這兩者,就沒有瑜伽;而沒有瑜伽,就沒有成就!
  • 沒有聽聞,沒有思惟,不會和法相應
  • 學習明天比今天更快樂,明年比今年更快樂
  • 沒有智慧,來找佛陀的智慧,跟著學
  • 跟著聽聞,去思惟,知道怎麼做
  • 這也和金色雨滴相應,有人看到智慧,有人看到煩惱,境界相同,心情不同
  • 算盤,要計算清楚
  • 不談對錯,談苦樂
  • 佛陀是一切遍智,個人對錯和他人相衝突
  • 經典,師長教授樂與苦,不是用對錯
  • 種因得什麼果比較重要
  • 針對孩子亂丟東西,跟孩子說是不是怕我找不到你。用智慧、苦樂解決原本的對錯
  • 師父說一定的,種芭樂不會得蕃茄。
  • 要一步一步走
  • 「今勤瑜伽多寡聞,廣聞不善於修要」還不知道就去做,是有問題的

温故知新

我們一起學習了

  • 聽聞軌理:怎麼聽、怎麼說
  • 親近善士:有智慧去聽聞,要跟著有智慧的老師
  • 修習軌理:修行、串習
  • 暇滿 :有人身,才能學習
  • 道總:道總完會進入下士道,在此之前是道前基礎
  • 要從前行、正行到結行
  • 有法,有老師、有同行,一起學習,一起思惟
  • 道總很重要,是個修行的藍圖

暇滿人身,義大難得 (不是人生,是人身,我們修行之身)

為欲引發畢竟樂故,若未清淨修習正法,僅為命存以來引樂除苦而劬勞者,旁生亦有,故雖生善趣,等同旁生。 廣論P60 LL3 – P62 LL2

  • 只為存活,和畜生道相同。師父說其實如此不如畜生 》義大

如是暇身如《事教》中說:「從惡趣死復生彼者,如大地土;從彼死沒生善趣者,如爪上塵。從二善趣死生惡趣者,如大地土;從彼沒已生善趣者,如爪上塵。」故從善趣惡趣二俱難得。  廣論P62LL1-P63 L1  》難得

人身最可貴的特徵是:

  • 有思惟能力 (思惟) 
  • 強悍剛決的力量(勇健)
  • 能淨化染污習氣 (梵行)     日常師父學佛次第十二講第五講學佛的條件

法王晨起緣念01 (歡喜心)

我是多麼幸運,

可以再醒來,

可以活著,

可以擁有這樣一個暇滿人身。

(歡喜心)

我將不要浪費它。

我要利用所有的能量來發展內心,

擴展到眾生,

為了ㄧ切有情,

努力成為正等覺。  (成佛)                           

(目標)

我要用善良的心面對他人,

不要對別人生氣,

或有負面的想法,

我要盡己所能,

利益一切有情。

(行動)

  • 每天在歡喜心中醒來

暇滿四決定:怎麼做未來越來越好

1. 須修行

2. 能修行

3. 現世修

4. 現在修   》應速修

思惟題

我知道要修,但以後慢慢再修,可以嗎?

同學分享

  • 我覺得自己太晚來了,不能慢慢修
  • 在工作、家庭,都在談對錯。走出門,不談對錯,要談什麼?公司談苦樂,不談對錯,覺得怪怪的。但溝通後,覺得學習很開心,如果是樂,為何不現在修?
  • 可以慢慢修,不是以後,是現在開始。自己從不在福智學習,再到福智學習,從一天學習到再加上一三五的全廣;之後又去簽瓦,所以要念般若經,要念40卷。覺得現在功課好多;要慢慢修
  • 鼓勵學佛越早越好,聽聞改變思惟,改變思惟,改變行為;最好不要慢慢的
  • 要修,要知道修的好很難。人生這麼短,要修得好,要快快修

班長收攝

  • 說隨喜時,不能回「沒有」,人家說稱讚,要說「謝謝」,會更努力
  • 可以慢慢修,跟以後如何思考?可以慢慢,但不是以後
  • 碰到了就很難得,苦樂對高階主管比較難,比較喜歡談對錯。但講對錯真的能可以解決問題?
  • 夫妻下棋,太太不按道理出牌,但太太無理贏棋後,心情很好去做事。可以思考苦樂和對錯何者為重。
  • 鼓勵大家聽全廣
  • 頌般若經也可以慢慢來,一點一點頌,增長智慧資糧

師父開示:

其中第三,能破推延…第四能破雖於現定需修行…而念後後需行,亦可不趣懈怠。 

•廣論: P64 LL3  

•音檔: 32A  09:56 ~13:14

這個裡邊哪第一、第二沒

問題?….. 

•手抄: #4 P262 LL3 ~P265 L4 

【其中第三,能破推延於後生中修法懈怠。第四能破雖於現法定須修行,然於前前諸年月日,不起修行,而念後後修行,亦可不趣懈怠。】

這個裡邊哪第一、第二沒問題,第三、第四他的目的幹什麼?就是我們總是:哎呀,慢慢地以後再來修啦!這個是一個大懈怠,這個一定要破除。第四呢,說修是要修的,但是以後慢慢地修,這個也要破除。你能夠把這兩個破除了,第一個修,第二個真正重要的還是懈怠。

現在你所以不修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原因很多,總結起來一個專有名詞叫懈怠。

請問這個懈怠的心在現行當中,你不經過修行,它就自己能夠對治了嗎?自己就去掉了嗎?當然絕不可能,你沒有修行的話,絕不可能,這個現行就是這樣。所以你了解了這一點以後,自然而然理路上面這麼清楚,你只有現在修,你不能說慢慢地來。現在這「慢慢地」一念,這個就是懈怠,換句話這個就是惡法,讓這個惡法在現行當中,它自己絕無可能轉得過來,假定自己可以轉得過來的話,那麼佛法就沒用了。為什麼呀?它自己會轉得過來嘛,何必要佛法告訴你,你要苦苦修行。所有十方一切諸佛,沒有一個例外的,都是說明、都是經驗,非要自己修,修改了才能夠轉得過來。既然我們信得過佛法,當然確定應該認識這一點。

更進一步,我們現在觀察一下我們自己的內心也曉得,這個懈怠的心理,沒有一個特別的刺激,你就是改不過來。這種刺激可能有兩個,一個外面的人,一件事情,另一個裡面的。譬如說,你不想做這一件事情,但是外面逼著你去做了,那個時候有一種力量;第二呢,你自己曉得說,啊,不行啊!啟發,還是這個力量。所以不經過這個力量修改的話,它這個現在的狀態不能改變,很清楚、很明白。所以它真正對治就是懈怠,我們既然了解了,將來你還是要對治,那你為什麼要等到後面?越等,它這個越不能改!原因為什麼?原因為什麼?

我舉一個比喻,舉一個比喻,譬如說現在叫你去洗衣服,然後呢你不洗,這個不洗不是說留在那裡讓它去喔,而是髒繼續地再積下去。你現在洗的時候,覺得:哎呀,這個不大好洗,讓它去,結果呢,你就拼命把那個油膩骯髒往上面積,以後就方便了嗎?有這個可能嗎?對不對?我們越到後來,修的力量相對之下是越來越減少。為什麼?因為你的煩惱惡業是越來越增長,是這樣的狀態啊。所以你真正要了解了這個道理的話,絕對只有一個辦法,現在就努力!

  • 不能慢慢的,這是懈怠。每次都是下一次,都是以後
  • 不要等別人,要改只有自己
  • 我們把自己的心和外面的境綁在一起,只想外境改變。但重點在自己的心改變,而不是外境改
  • 自己內心轉
  • 不是把事項去除,而是轉化
  • 就是現在努力

暇滿三因

  • 淨戒而為根本:知道善惡、 苦樂,知取捨
  • 施等助伴:七施是為未來種善因
  • 無垢淨願:做事情,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夠快樂,但也想到自己的利益,就不是無垢 廣論p65 L3-L4

幸福田日日春善行銀行

我們繼續手牽手記錄善行

  • 眼施、和頻悅色施、言辭施、身施、心施、床座施、房舍施
  • 突然發現:在修行佛法中會突然發現周遭朋友層次越來不一樣,突然發現老婆越來越温柔,突然發現自己越來越快樂,覺得自己的心念是在對的位子,世界會有更美的花朵
  • 要如何幫助更多人,用什麼方法。廣論P331L6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愛語是對他有幫助、有益的話、利行是幫助他、同事是陪伴

生命需不需要一個藍圖?

笨蛋鳥

  • 信天翁
  • 學習苦樂,如有人問你為何要上課?都會有苦受
  • 當臨近快樂的時候,我們就會超越苦受
  • 有三公尺的翅膀,可以越過所有的苦
  • 飛到想去的地方

希望新生「可以一萬次被拒絕」

  • 如果把這顆利他的心,訓練得越來越皎潔、越來越堅定、越來越純粹  – 只是為了你能快樂,那就可以非常坦蕩地向前走。我可以一萬次地走向你、被你一萬次拒絕,第一萬零一次我又來了。過失不在你,是我還沒有找到不被你拒絕的方法啊!
  • 我一萬次飛不起來,我只是還沒找到遨翔的方法
  • 不要怕被拒絕、失敗

– 真如老師  出處〡《希望.新生》四季法語 。(第51則)

  • 不是境界好壞,是我的心是否殊勝
  • 不是要別人改變,是我自己要改變

道總建立: 道前基礎最後的學習

  • 佛,初發心,中集資糧,最後現證圓滿正覺,一切皆是為利有情     廣論  P66 L3
  • 修行的藍圖
  • 是一步一步的
  • 從發心開始
  • 為何做不到?資糧不夠。要積資糧
  • 順著發心,可以證得沒有漏洞,離苦得樂
  • 一切是為利有情
  • 自己搬不動自己,為利有情,才是真的為自己
  • 幫別人,才會有智慧

能趣入大乘之門者,謂發殊勝大菩提心    廣論  P68 LL3

  • 大乘,要到成佛,要發菩提心
  • 把別人放在心上
  • 七施就是菩提心開始的串習

討論題:回家功課

我有目標嗎?  我需要目標嗎?

  • 道總是生命藍圖,我有目標?
  • 公司訂目標,和生命目標的差別?

因      果

善因得善果

善果相應於善因

(樂)            (樂)

道總建立:共下士道、共中士道、上士道,成佛果。重點是發心 

這條路開始很陡,要努力,要只上不下。

螢幕快照 2019-04-03 上午7.45.01.png

建立道總的好處

1.學習時不會兜圈子

2.修行的心不易動搖

3.容易找到下手處

4.依序步步向上

目標是上士

共中士與共下士

只是前行引導

今天的學習

  • 金色雨滴,在遇境時,想到金色雨滴
  • 到辦公室先放讚頌,可以平靜心情
  • 「今勤瑜伽多寡聞,廣聞不善於修要」什麼都不能偏廢,不能只吃肉,不吃青菜。目、行二並行。教證並重
  • 種什麼因,得什麼果。種芭樂得芭樂
  • 如果可以,要每天有歡喜、正念(晨起
  • 暇滿人身,義大難修。慢慢走,快快到。不能斷。低處修,高處到
  • 戒,什麼是善惡
  • 有智慧才會聽聞,才會思惟,才會修行,才會有成就。生命才會向上
  • 信天翁:知道目標,不管他人如何,展翅的一剎那,飛越生死輪迴,不用休息

回向

願此殊勝功德

回向法界有情

淨除一切罪障

共成無上菩提

You Might Also Like

No Comments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