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增991幸福田學習樂園
每周課摘

20190320 暇滿(四)

2019-03-20

20190320 暇滿(四)

  • 要把自己照顧好,學習是長遠的路,不要急,慢慢走,快快到
  • 聽聞時,把心安住,才能入心

禮佛

密集嘛

 米咩杰位得遷尖瑞錫

集咩堪北汪波蔣悲揚

都崩麻呂炯杰桑威達

崗尖喀北竹尖宗喀巴

洛桑札北霞喇受哇得

(共唱三次)

三稱本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要記得是皈投禮敬,向著自己的目標及方向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大乘皈依發心( 三遍)

諸佛正法賢聖三寶尊

從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聞法諸資糧

為利有情故願大覺成

讚頌「思念」

都不知道自己是誰

我在人世間昏睡

朝朝日出而作 日落卻無法而息

我的心在飄離 似乎要離我而去

總有一些心事無人能懂

有一些不能契及

海水潮潮漲潮息

天天日子這樣過去

上師啊 我的心在思念你

何時你來找我回去

上師啊 結束流浪的日子

直到遇見你 心靈的皈依

直到遇見你

  • 唱讚頌要有歡喜心,同時思惟讚頌詞意的內涵
  • 現在上暇滿人身
  • 沒有學習,心在飄離。上班回來,不知自己在做什麼
  • 師長、佛菩薩一直都在
  • 我們每生來的時候,老師都在,我們要靠過去
  • 不是他走過來,而是我們要走過去

真如老師開示

全廣 II 第 99講

(00:00 – 02:33) (06:46 – 08:38)

真正學佛法,最重要的,就是要得到善知識

我們接著聽「遍視無央佛語目,賢種趣脫最勝階,悲動方便善開顯,敬禮此諸善知識」這一個偈子:  [00′12″]【那麼再下面呢,除了這個正支以外,其他的相關的、旁邊的一些什麼人,下面那個偈。

遍視無央佛語目,賢種趣脫最勝階,悲動方便善開顯,敬禮此諸善知識。

除了這個正統的這個一脈相傳的我這個師承以外,其他的相關周圍的這些大善知識都在裡頭。而大善知識每一個的條件都是什麼?

「遍視」,這個遍是普遍,他沒有執著的。而是什麼?「無央」,一切諸佛的這個經教,一切諸佛的經教。他了解這個道理,而且都是「賢種」,種就是種性住,平常我們叫三賢十聖。真正具足善根,已經一定走上大乘路子的這個行者。所謂「最勝階」,表示大乘的這樣的那個祖師們。由於他這個悲心的關係,所以用種種的善巧來說明這個佛、菩薩殊勝的意義,教導我們的那些諸大善知識。這個是歸敬,也一方面是歸敬求加持、消業障,另外一方面表示這個傳承,也讓我們知所歸趣。

所以我們真正要學佛法的話,最重要的,剛才說你要得到善知識,那麼什麼叫善知識呢?後面會詳細說明。可是這個裡邊,真正地要了解這個善知識,你沒有智慧辨別不清楚。有一點容易的,換句話說他的世系如何?他的傳承如何?這個東西大家不能亂的。這一點我們不必用智慧去辨別,你能夠找到這個的話,確定都是圓滿無缺的善知識。所以他這個地方也簡單地說明了這一點,也就是說本論真正殊勝之處,這樣。】 [02′33″]

接著師父下一段講了一個問題,說:「我們要真正學佛的話」,注意哦!注意,不要走神!「我們真正要學佛法的話」,注意!又出現了那個「真正」兩個字,記得師父在前面的磁帶也講過,說:「如果想真正地學佛的話」。這裡邊出現了「真正」,要考慮考慮:我們平常是想要真正地學佛法呢?還是沒有那麼真正? [07′17″]

說:「如果要真正學佛法的話,最重要的,就是要得到善知識」。師父說什麼樣的才叫善知識後面會說。但是這裡邊對於我們一個初機的學者,到底怎麼去找善知識呢?怎麼辨別呢?很困難,但是師父說:「有一點是容易的」,有沒有發現師父在教我們?「換句話說他的世系如何?他的傳承如何?」這個善知識他是不是有傳承的?這個是不能亂的。如果說他是有清淨傳承的這樣一個傳承善知識,「你能夠找到這個的話,確定都是圓滿無缺的」。是確定他有清淨傳承。這裡邊可能包括教正法、證正法很多傳承哦!所以可以想見師父講了前面的這些偈頌,在很多處都在告訴我們:學佛最重要的一定要尋覓善知識,然後一定要依止善知識;那麼依止善知識,一定要去尊重這個傳承,學習這個傳承。所以在這點上,我們可以再再地觀察一下我們自己:在我的心中,有沒有特別特別重視傳承、珍惜傳承? [08′38″]

皈敬頌

南無姑如曼殊廓喀耶(梵語) 敬禮尊重妙音(漢譯)

俱胝圓滿妙善所生身,成滿無邊眾生希願語;如實觀見無餘所知意,於是釋迦尊主稽首禮。

是無等師最勝子,荷佛一切事業擔;現化遊戲無量土,禮阿逸多及妙音。

如極難量勝者教,造釋密意贍部嚴;名稱遍揚於三地,我禮龍猛無著足。

攝二大車善傳流,深見廣行無錯謬;圓滿道心教授藏,敬禮持彼燃燈智。

遍視無央佛語目,賢種趣脫最勝階;悲動方便善開顯,敬禮此諸善知識。

  • 下周法師大課,上99, 100講
  • 祖師大德造論,要有具足的條件。要有弟子祈請、要祈求佛菩薩、發願造論圓滿,希望這本論讓讀到的人,可以饒益他們的無限生命
  • 在寫本論前會寫皈敬頌。其中會包含傳承,自己從哪裡得到傳承?最初從釋迦牟尼佛以降
  • 從釋迦佛開始傳下來叫長傳承
  • 文殊菩薩是諸佛之師,幫釋迦佛教化我們
  • 皈敬頌,四句為一偈
  • 俱胝圓滿妙善所生身,成滿無邊眾生希願語;如實觀見無餘所知意,於是釋迦尊主稽首禮。 》禮敬釋迦牟尼佛身語意的功德
  • 是無等師最勝子,荷佛一切事業擔;現化遊戲無量土,禮阿逸多及妙音。》禮敬文殊及彌勒菩薩,傳持深見及廣行
  • 如極難量勝者教,造釋密意贍部嚴;名稱遍揚於三地,我禮龍猛無著足。》禮敬龍樹及無著菩薩。龍樹傳承文殊深見,無著傳承彌勒菩薩廣行
  • 攝二大車善傳流,深見廣行無錯謬;圓滿道心教授藏,敬禮持彼燃燈智。》禮敬阿底峽尊者,匯集深見及廣行
  • 遍視無央佛語目,賢種趣脫最勝階;悲動方便善開顯,敬禮此諸善知識。》禮敬歷代傳承師長,可以遍視無邊佛語。透過善知識我們才能理解佛語。真的要學習,一定要靠善知識。
  • 因為我不會辨識善知識,所以需要「傳承」
  • 傳承重要嗎?我們有傳承嗎?可以祖譜為例。
  • 學習智慧,傳承非常重要

希望新生「讓善永不竭盡」
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所做的善行,

即使好像只是一滴水那麼微不足道,

可是一旦把它匯歸到「進趣無上菩提」的

汪洋大海時,這些善就會永無竭盡。 

– 真如老師      出處〡《希望.新生》四季法語 。(第84則)

  • 能接受小水滴入大海,就是大海的一部份?
  • 大海指無上菩提
  • 身上只有十萬,放銀行生利息,或者花掉,如果懂得有很大回報,如千倍的投資,一定會投入這樣的組合。這組合就是大海之意
  • 自己身受病苦在祈求時,也會祈求所有眾生不要受同樣的苦,就是小水滴流入大海
  • 辯論時,帶著兩個問題進,帶出五個問題
  • 學習全廣II,也是小水滴進入大海,鼓勵大家一起參加全廣共學

溫故知新

《論語.為政》:「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我們一起學習了

  • 聽聞軌理
  • 親近善士
  • 修習軌理
  • 暇    滿

七慢

一、慢          於劣而謂己勝,於等而謂己等者。是於境雖稱而以心高舉,故名為慢也。

二、過慢       於等而謂己勝,於勝而謂己等者。

三、慢過慢   於他勝中,而謂己更勝者。

四、我慢       執有我有我所而使心高舉者。

五、增上慢   未證得聖道而謂己證得者。

六、卑慢       於他多分勝中而謂己少分劣者。

七、邪慢       成就惡行,恃惡高舉者。

  • 「漫」無目標
  • 「蔓」延
  • 布「幔」
  • 自「滿」
  • 欺「瞞」
  • 「蠻」橫
  • 法師持戒非常嚴謹,在法會時,法師讚賞班長,但不能目視女眾
  • 上課時,比丘法師上課,為護戒故,男眾要坐在前囸

乙二. 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

丙一. 於有暇身勸取心要

丁一. 正明暇滿

戊一. 閒暇

戊二. 圓滿

丁二. 思其義大

丁三. 思惟難得  

暇滿人身,義大難得

思惟義大

  • 有暇滿時,思惟非常重要

為欲引發畢竟樂故,若未清淨修習正法,僅為命存以來引樂除苦而劬勞者,旁生亦有,故雖生善趣,等同旁生。  廣論P60 LL3 – P62 LL2

  • 生善趣,為人
  • 等同旁生,師父說不如旁生(畜生)
  • 有蟲在地底很久,出來後去禮敬三寶/ 我們跟牠一樣,大都在三惡趣
  • 有腿壞掉的人,摔到地上,剛好有馬從旁經過,他拉了韁繩而竟然剛好可以上馬
  • 藏人很難得吃魚,拼命地吃,因為太喜歡而把脖子綁起來,免得吐出來
  • 糍粑,對藏人很難得的食物,小朋友拿了一個,藏在身子後頭想之後慢慢享用,卻被狗吃掉而大哭
  • 此說明人身是這麼意義重大

思惟難得

如是暇身如《事教》中說:「從惡趣死復生彼者,如大地土;從彼死沒生善趣者,如爪上塵。從二善趣死生惡趣者,如大地土;從彼沒已生善趣者,如爪上塵。」故從善趣惡趣二俱難得。廣論P62LL1-P63 L1

  • 得人身如同眼盲的烏龜在大海,百年才浮出海面,而碰到軛木孔,並且把頭鑽過去,如此之難

討論題

  • 現在所做的哪些事,對我的無限生(暇滿人身)是真正有幫助的? 
  • 要活得健康,才能死得安詳
  • 分享是善的傳遞
  • 即使尚不能見賢思齊,也要見不賢而內省
  • 在自己的專業內,用利他的方式為他人造善
  • 自己在病苦之後,才能進一步理解學習對自己有多麼重要,也才能感受來生得到暇滿對自己而言是最重要的目標

現前的增上生

究竟離苦得樂

唯以此身易能成辦   廣論 P62 L3-L5

人身最可貴的特徵是:

  • 有思惟能力 (思惟) 
  • 強悍剛決的力量(勇健)
  • 能淨化染污習氣 (梵行)  》做善

日常師父學佛次第十二講「第五講學佛的條件」

《入行論》

得如是暇已 我若不修善

無餘欺過此 亦無過此愚   廣論 P61 LL3

  • 有暇滿身,不做好的事,沒有比這個更笨的

幸福田日日春善行銀行

壽司之神  小野二郎

  • 重視的是什麼 ,目標是什麼,就會往那個方向努力
  • 思惟什麼是真正對我們的無限生命有益?
  • 在學習的路上,會不會變成學習的職人
  • 再做什麼,可以讓自己越來越好,下一生比現在好
  • 永遠有更高的巔峰
  • 要有暇滿身,才能往上學習

得此暇滿身

種因度生死

1. 正知見 

2. 精進行

暇滿四決定

1. 須修行

2. 能修行

3. 現世修

4. 現在修   》應速修

思惟題

我知道要修,但以後再慢慢修,可以嗎?

法王晨起緣念 

我是多麼幸運,

可以再醒來,

可以活著,

可以擁有這樣一個暇滿人身.  (歡喜心)

我將不要浪費它。

我要利用所有的能量來發展內心,

擴展到眾生,

為了ㄧ切有情,

努力成為正等覺。   (目標)

我要用善良的心面對他人,

不要對別人生氣,

或有負面的想法,

我要盡己所能,

利益一切有情。   (行動)

我們今天一起學了什麼?

  • 思念:沒有學習前,自己的靈魂在飄零
  • 皈敬頌:要跟隨老師,跟著傳承
  • 為什麼水滴入海就像海一般?善行銀行也是
  • 暇滿人身,如果不珍惜,比旁生還不如。義大還難得
  • 為什麼一條可愛的狗,但身為旁生
  • 做什麼對來生是有幫助的?來這裡的目的是什麼?
  • 生命永遠有更高的巔峰
  • 如果走錯傳承,其結果如何?
  • 有暇滿身,一定要修行,能修,現世修,現在修
  • 希望大家一起學習全廣
  • 思惟:為什麼修不用那麼急?

回向

願此殊勝功德

回向法界有情

淨除一切罪障

共成無上菩提

You Might Also Like

No Comments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