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增991幸福田學習樂園
每周課摘

20181114 親近善士之七

2018-11-14

20181114親近善士之七

  • 上課時,大家先把心安住下來,等一會兒會聽全廣。師父、老師常提醒我們來這裡做什麼?為什麼我們聽聞常會聽漏?有一個角度是以往聽別人講話,或應專心時,種下未專心的習氣,所以才會在聽聞時會滑掉
  • 學習時,讓我們把心打開,把煩惱放在門外

禮佛

三稱本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要記得是皈投禮敬,向著自己的目標及方向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讚頌「品嘗幸福」

點點細雨飄灑春天的溫柔

片片綠葉露出了枝頭

萬道霞光輝映成七色彩虹

黃鸝悄悄展開著歌喉

靜靜泛著一葉輕舟逆流

採集十方潔淨珍奇在雙手

握住承諾守護萬類和地球

翩翩的你划向我心口

感恩的花語 釀成了甜蜜

感恩的味道滿庭飄香

用愛珍藏 讓愛分享

幸福的甜美請品嚐

 

寶藍蒼穹鑲著燦爛暖陽

雪白雲河正徐徐流淌

仁慈的風輕撫大地臉龐

金色麥浪舞動在田野上

走出塵囂奔向樸實故鄉

純真滿足重回兒時天堂

誠信互助恰似秋日風光

溫馨一笑 美好盡收藏

感恩的花語 釀成了甜蜜

感恩的味道滿庭飄香

用愛珍藏 讓愛分享

幸福的甜美請品嚐

  • 品嘗幸福是要「入味」,放到我們心裡。

真如老師開示 全廣 II 第 64講  (00:00 – 04:41)  樂在其中

我們下面再來聽一段。

【前面上說「遊戲」,這個地方遊戲不是我們現在的沒有什麼事情玩玩,這個不是!所以這個經論上面告訴我們的「菩薩清涼月,遊於畢竟空」,他這個菩薩有無邊的智慧的光明,為什麼叫像月亮一樣呢?這個太陽曬在身上,唉呀,讓人家熱得有點受不了!這個月亮啊光明,照在身上就給人家有個清涼之感。他不是像聲聞一樣地停止在那裡不動的,而他是有種種方便,種種方便遊化這個世間,所以叫「遊於畢竟空」,以智慧扶持,所以儘管他有種種事業,是不受染污,這個遊戲是這個意思,就是教化眾生的意思來說。】 [01′05″]  

《以前在廣論班的時候,有的時候聽一小段,我們會重複地聽師父的帶子,有的時候會聽七、八遍,有的時候還聽過十二遍、十四遍、十七遍等等。所以如果你們覺得沒有聽明白,可以把師父的帶子再重聽一遍,因為我在講的時候可能只有放一遍。 [01′30″]

在反覆重聽師父的一小段的時候,我們總是發現,有一些同學會落掉師父要講的意思。還有的,他非常認真地聽,聽一遍,我說:「這段有這個意思,有聽到嗎?」他說:「欸?沒有哦!」他落掉了。然後重複一遍再給他聽,又落掉了。最高記錄是有一個同學重複聽了十二遍,他都會落掉同一個部分,到那個部分不知道為什麼就沒有聽到。

後來又特別指出,說:「這一段,你要把剛才落掉的這一小段把它聽出來!」結果我說聽了十七遍就是那個同學,他把它聽了十七遍,然後終於聽到了。後來他自己就慨歎,說:「啊,業障啊,業障!為什麼我總是在每聽一遍的時候就落掉這個部分呢?」這是一個非常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 [02′21″]

在「現化遊戲無量土」,師父著重解釋了「遊戲」。師父說:遊戲不是我們現在沒有什麼事情啊到處玩,這個是區別於世間的。這個「遊戲」在藏文裡是「戲舞」的意思,師父就講了這個偈子,說:「菩薩清涼月,遊於畢竟空。」這裡邊就提到了智慧,智慧像月亮一樣照在身上,給大家有清涼之感。

聽到這裡的時候我們可以反思一下,首先「遊戲」,會不會想到小時候的遊戲?遊戲是孩子們最投入的,如果一個小孩哭了,給他一個好玩的東西,他馬上就會忘記,然後甚至臉上還掛著淚珠,就開始歡天喜地地遊戲了。這是那個遊戲。 [03′17″]

談到遊戲,就一定要提到「樂在其中」,所以佛菩薩度眾生戲舞的時候,他也是一個「從樂趣勝樂」的美妙的旅程。菩薩在無邊的世界化現無窮無盡的身體,用種種方便利樂有情的時候,他自心是樂在其中、是很歡喜的,甚至歡喜越來越增廣、越來越增廣。 [03′44″]

那麼對比我們來說,當我們承擔一個事業,有一個名頭掛在我們頭上,要涉及到很多問題,僧團、法人事業呀等等,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事情。那能感覺到承擔這些事情的時候越來越快樂嗎?如果自己越來越熱惱的話,那肯定不是師父所歡喜的。所以在承擔每一件事情的時候,就要考慮:是我自己在承擔嗎?還是師父的願力、佛菩薩的願力、眾生的善根力,令這件事顯現,而我只是在其中集聚資糧,給我這樣一個美妙的機會,讓我能夠練習我的發心、練習自己的持戒。所以要感謝一切參與到這個福德和智慧偉大事業中所有的人。 [04′41

  • 師父、老師提醒我們,學習不能沒有歡喜心
  • 我是越來越快樂,還是越熱惱?
  • 是否常會覺得「都是我在做」?而形成煩惱?
  • 我們要捧出螢光微光,成為照亮黑暗的人。其實,當光明來臨,是我自己先被照亮
  • 「遊戲」是讓我們領會「菩薩清涼月」,領會菩薩的智慧
  • 有人聽很多遍都會漏掉。會有如此之因,長遠來看,可能在於我們的習氣中,並不專注聽聞
  • 回家如果先生、太太問說「你有沒有聽我在講?」,我們可能要予以注意
  • 同理,我們是不是專心聽同事說話?
  • 我們是不是樂在其中?是不是能夠品嘗幸福?

一粒米不差的精準

https://www.dropbox.com/s/eboqq81ylgxsycq/%E4%B8%80%E7%B2%92%E7%B1%B3%E4%B8%8D%E5%B7%AE%E7%9A%84%E7%B2%BE%E6%BA%96.mp4?dl=0

  • 看影片時,如果不只隨順感受,而能夠進一步思惟,則會有不同的體會
  • 我們「有時樂在其中,有時熱惱」,因為練習不夠,所以需要串習

温故知新

  • 對現在好,對未來好 》要
  • 對現在不好,對未來好 》要
  • 對現在好,對未來不好 》不要
  • 對現在不好,對未來不好 》不要

螢幕快照 2018-11-07 下午5.24.10.png

  • 昨天認識不清的識種子,在今天產生的抉擇,影響到我明天怎麼做
  • 一重因果:昨天和今天一樣,明天和今天一樣
  • 二重因果:從感受處斷掉,而不愛取 》今天和昨天不一樣,明天可以和今天不一樣/ 明天可以比今天更好

廣論科判複習

甲四.

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 》 次第:一步一步的學習/ 學徒:學生

乙一. 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成佛之路,最重要的是親近師長,「親近」二字非常重要,是動詞

乙二. 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

乙一. 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   

丙一、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 

丁一、所依善知識之相:善知識十德相 》戒定慧等十,不是要幫老師打分數,而是要敬重老師,並期待自己如同老師般具備同樣的德相

丁二、能依學者之相 :學生的條件 》正住、具慧、希求。三者循環增上

丁三、彼應如何依師之理:如何依止師長

戊一、意樂親近軌理:心理上親近 

戊二、加行親近軌理:行持上親近  

戊一、意樂親近軌理 

己一、總示親近意樂:怎麼做? 

己二、特申修信以為根本 

己三、隨念深恩應起敬重 

戊二、加行親近軌理

弟子的心態(華嚴九心)廣論 P30L1-P31L8

1.孝子心 (觀父容顏):仰望師長

2.金剛心 (不離不棄):絕不離開善知識

3.大地心 (承擔志業)

4.輪圍山心 (苦惱不動):以善知識為中心

5.世間僕使心 (恭敬不疑):所有被交付的任務,都願意履行

6.除穢人心 (斷除我慢):我們常不自覺自己的慢心

7.乘心 (勇於受持):勇於負重、任事

8.犬心 (毀駡無忿):我們常不理解是罵,還是為我們好

9.船心 (往來無厭)

大地心、莫覺如擔,當為莊嚴

如博朵瓦教示慬哦瓦諸徒眾云:「汝能值遇如此菩薩,我之知識,如教奉行,實屬大福,今後莫覺如擔,當為莊嚴」。 廣論P30L7

鐵棒喇嘛之喻

戊一、意樂親近軌理 

己一、總示親近意樂 

己二、特申修信以為根本 

己三、隨念深恩應起敬重 

戊二、加行親近軌理

慈心是一種行動

https://www.dropbox.com/s/qkp6m95qs4w9ws4/%E6%85%88%E5%BF%83%E6%98%AF%E4%B8%80%E7%A8%AE%E8%A1%8C%E5%8B%95.mov?dl=0

陳吉昇師兄分享

  • 班長希望我們能從吉昇師兄身上體會「親近善知識」、體會「莫覺如擔,當為莊嚴」
  • 遇到師父之後,覺得自己的價值觀「很卡通」,因為先前的生命歷程中沒有這種邏輯
  • 已經學習三十年。1988值遇師父。當時,先請益師父自己專業的問題
  • 活到現在,有沒有牙齒都沒有蛀的?理論上,牙齒應不應該蛀?當時在埔里圓通寺請教師父,師父大笑三聲,說方外之士怎會知道?
  • 1992年春節,到福智精舍拜會師父,參與禮師法會。結束後,被師父叫住。師父很嚴肅地說,你怎麼還沒開研討班?
  • 反問師父「我自己都看不懂,怎麼會有人讀?」。自己對廣論,就像地瓜、芋頭分不清
  • 師父說,一定會有人讀。只要找人來就好
  • 吉昇師兄先召募了52位學員,3月跟師父報告,師父很開心說3/28開班一定到
  • 3/28開班座談會,師父親自主持
  • 師父先詮釋苦樂內涵,包含世間和佛法的角度。師父說「每個生命都希望離苦得樂,要學習正確的方法」。方法探索在「廣論」。師父先介紹架構,再介紹宗大師的成就
  • 九點鐘一到,師父要趕著回寺院。吉昇師兄很緊張。跟師父說,開班了,下星期還要再來上課。師父淡定地說,還早,下星期再說。其後,每星期二都會提醒師父要來上課
  • 開始時,都有法師到嘉義來帶課。第七個星期,師父說每位法師都有事,不能去上課。吉昇師兄很大聲跟師父說一定要來上課。師父靜默。之後,師父淡定地說陳居士,你今天自己好好温習,晚上跟觀世音菩薩報告明天的進度,然後祈求觀世音菩薩來帶班
  • 廣論要學好,要好好「備課、聽帶、祈求」。這是師父的傳承教授。師父常引「佛法無人教,雖智不能了」
  • 廣論算是宗大師的「博士論文」,其成就和佛無二無別,被尊稱為「能仁第二」
  • 廣論十分深奧,除非是菩薩、再來人,個人要讀懂、掌握,很困難
  • 師父很善巧地為我們詮釋,二、三十年來,體會到師父的本地風光是如此高超,才能詮釋宗大師的著作,並傳給在家人
  • 廣論是師父一對一教的,因為我們都是聽著師父的帶子學習
  • 從膚淺、幼稚的認識開始,每個月按照師父的教導,備課、祈求
  • 兩個月後,跟觀世音菩薩祈求時,突然有所悟。觀世音菩薩真的有來帶班嗎?觀世音菩薩其實就是師父的化現。就像「菩薩清涼月,遊於畢竟空」
  • 普門品中,觀世音用三十二身相教化眾身
  • 廣論中提到親近知識軌理是道之根本,而親近知識的根本在修信念恩,因為善知識就是佛
  • 華嚴經、法華經,楞嚴經都提到,佛之所以成佛,乃因不忍眾生苦
  • 廣論學習,碩士班學習「七因果、自他換」。博士班學習六度萬行。最後文殊菩薩會頒學位。觀世音菩薩為正法名如來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講述觀世音菩薩得道的歷程
  • 釋迦世尊在法華會上介紹觀世音菩薩,和其他諸佛菩薩相同,因不忍眾生苦的心,才會有千百億化身的能力以救渡眾生
  • 讚頌「般若法會頒」https://www.blisswisdom.org/teachings/praise/5/499-7-95
  • 佛80年建立教法,其法報化三身永遠存在。聖者的生命在常寂光的世界,凡夫在輪迴的世界。輪迴本身是苦,要經過不斷的生死
  • 佛菩薩引導我們學習,證得空性,停止輪迴,掌握生死
  • 自己是「一個牙齒碰到和尚」,很肯定師父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
  • 師父一開始叫我學廣論,學習聖人思想、價值觀
  • 師父為幫助我接受此概念,1988年師父要我學習「菩薩入胎經」。中士道苦諦會引到。生與被生都是苦,包含肉體和心識
  • 從凡夫想像,嬰兒在母體應該很安全,但入胎經描述會讓自己很恐怖。其後,師父關心自己的學習,回答師父「很卡通」,因為2600年前並沒有X光、也沒有超音波,佛陀怎麼對入胎理解得如此詳細。自己曾請教學長,也是台大婦科主任黃教授,其也覺得入胎經像「漫畫」一樣。其後黃教授把入胎經當成教材
  • 我們對佛的成就不熟悉。我們只認識在大雄寶殿上的佛
  • 佛具備的能力,乃在於要解決眾生的痛苦
  • 我們值遇師父是我們的福報,自己也在兩年種菜的過程,雖然對自己是很大的衝擊,但也有滿滿的學習
  • 師父說「蟲吃剩的,我們吃」,當時非理作意,覺得做不到。但師父說對眾生有利的事,我們一定要去做。一直催促我去找地
  • 1993, 94年,一個星期自己已經帶7個班,感覺過程中,得到師父的加持。但除了帶班,師父說想要推動有機無農藥,自身非常抗拒。
  • 每個月,師父都到家裡,第三趟,師父找了三位同修,要我們練習種植
  • 大家一開始都無法接受師父的概念。反問師父,台灣是海島型氣候,不用農藥、化肥,不可能。提議能否用温室?
  • 師父還是十分堅持,1995年,大家7月開始在700坪的農地上練習播種,學習多樣化的農作,嘗試了20幾種作物
  • 10/25師父主持灑淨法會,並且針對昆蟲及人,傳種子咒及大悲咒
  • 之後蟲越來越多,年底完全沒有收成,綠葉都被吃掉。如何處理這麼多蟲?師父說「太好了,太好了」,「我們要把菜種得更好,給牠們吃」
  • 怎麼把菜種得更好?師父教我們用大悲水(大悲咒加持),每隻蟲都長得很胖,種出沒有綠葉的白菜。自己覺得很氣餒,師父說「太好了,這是最有能量的菜」,全部都送到鳯山寺
  • 信心動搖後,一直跟師父抱怨。但師父不放棄我。1997年,師父傳第三教授,要送祝福,回向給所有的蟲及有情。師父要我每天去農地做儀軌,三遍心經、大悲咒、六字大明咒等,之後再跟蟲說法
  • 蟲會聽嗎?自己會聽師父的教誡嗎?心裡還是覺得「太卡通」
  • 在農地做儀軌,被旁邊農地的農夫罵,心想到底是誰腦筋壞掉?
  • 每天做功課,跟蟲對話。兩星期後感果
  • 自己對蟲師兄、蟲師姐說,農地裡哪些地方布施給他們,其他留給我們。蟲蟲們真的照做,心裡悲喜交集
  • 蟲洞越來越少後,1996年,師父在種菠菜時教誡。當自己發現菠菜種子被螞蟻吃光時,體會到慣行農友為何會使用農藥?當自己吞不下這口氣時,師父打電話來,要我買糖給螞蟻吃。這是師父菩提心量的示現
  • 這一生值遇師父,體會到佛在人間,就是實實在在地饒益眾生,思想和我們凡夫完全相反
  • 師父在有機農業的四個教授「蟲吃剩的我們吃/ 種得更好給蟲吃/ 為蟲送祝福得以脫離畜生/ 買糖給螞蟻吃」

土豆學會專屬『鳳山寺尋根之旅』

12/1(六)舉行

歡迎大家一起攜伴參加!

每人500元(自往200元)

早上8:20彰化銀行集合,8:30準時發車

12/1 鳳山寺+根本道場尋根之旅

08:20彰銀集合完畢

08:30發車

上午課程-鳳山寺

午齋-鳳山寺

下午課程-根本道場

16:30賦歸

善行銀行 七種施 獲大果報基金

  • 現在覺得開始學習時,包含華嚴九心等聽起來就像吉昇師兄一樣,像卡通、漫畫一樣,但慢慢學習,可以體會到經論所言不假。法師提策「從一開始師父解釋「菩提道次第廣論」時,師父提策我們說,如果是利根者,當聽完「菩提道次第廣論」的說明,就已經i可以完整地得到道次第完整的教授。即使不是利根者,也可以經由師父的說明,而得到全部道次第的加持。從師父一開始的引導,全部都是道次第的精要」
  • 南宏師兄善行分享
  • 三天兩夜行程是幫小女兒帶一個大同電鍋到日本,台式的餐飲方式要蒸、燉、煮飯、稀飯、熱菜、蒸蛋,還有吃水蒸青菜,只有大同電鍋能包辦所有的功能。機場上每個人都大眼看著我這手提全不鏽鋼的大同電鍋,心裡想的可能是這個人這麼老了還出去念書嗎?出國入境隨俗就好,有必要這麼辛苦帶電鍋、自己煮飯嗎?
  • 在京都短暫停留參觀附近的毘沙門堂,中文翻譯機解釋這座寺有很多房間,門上有畫各種喻的畫,例如有冬景的房間就是住持夏天接見客人的地方,另外有一間在梅花樹上站有一隻帝雉,帝雉大多走在地上,而且也不會和梅花同時出現,是當客人被帶到這個房間的時候就很含蓄的告知來的時間不對,也見不到住持了。
  • 細細思維,日本人真的不是那種大喇喇講話很大聲,動不動起諍論的人,再怎麼不滿私下怎麼講都好,不會在眾人前起衝突。人民也很聽話,消費稅這幾年就從5%漲到10%,如果在台灣真不敢想像會如何?日本走的是菁英制度,前10%的人制定的決策,後面90%無論作什麼職業就配合。心想真正能讓人心悅誠服的又有多少人?在台灣的社會,前面的菁英要承受多少人的不滿、報怨和攻擊?想到我們的師長不都是這樣挺過來!
  • 回程的上午,訊息傳來阿公要買一個台灣還沒上市的頂級電鍋,不就是個電鍋,台灣買不行嗎?先答覆找看看,最後還是在車站附近買到了而且是個很重的電鍋。別人會不會覺得這個是土包子,現在還有人跑到日本買電鍋?
  • 如師父所說:「不是要不要,而是該不該。」不管別人怎麼想,用「利他」的心,帶一個大同電鍋給女兒,也帶一個電子鍋給阿公,歡喜的完成我的「電鍋之旅」。南宏
  • 船心、孝子心、大地心的莫覺如擔,都在南宏師兄的善行分享裡
  • 師父為要要吉昇師兄做這麼多事,就是要吉昇師兄學習布施、學習智慧
  • 時時都是七施的機會,練習中,人的心可以容一人、十人、百人、千人….
  • 班長主持企業營,慢慢學習從只看到自己,到看得到其他人

「百分之一百」自己的條件

+

「百分之一百」善知識的指導

=

「百分之一百」圓滿的佛 

  • 善知識一直都在,所以要看我們自己有沒有心想學習

Life is Beartiful

https://www.dropbox.com/s/nyhce1mfcx3tnx7/%E7%94%9F%E5%91%BD%E4%B9%8B%E7%BE%8E.mp4?dl=0

每一刻向上、向善,所以無限美好

回向

願此殊勝功德

回向法界有情

淨除一切罪障

共成無上菩提

You Might Also Like

No Comments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